消防工程师模拟题
2019-03-06 14:26 1299次浏览 消防工程师
1、燃烧的类型归纳起来有( D )  
A、有烟燃烧  
B、无烟燃烧  
C、熏烟燃烧  
D、闪燃、着火、自燃、爆炸  
2、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引起物质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 B )  
A、闪燃  
B、燃点  
C、沸点  
D、自燃点  
3、气态火焰的构造 ( A )  
A、内焰、外焰  
B、焰心、内焰  
C、外焰、焰心  
D、焰心、内焰、外焰  
4、阴燃是( A )物质的燃烧特点。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金属  
5、液体的燃烧方式是 ( B )  
A、一闪即灭  
B、蒸发燃烧  
C、沸溢燃烧  
D、分解燃烧  
6、下列物质中( B )为最典型的未完全燃烧产物。  
A、H2O  
B、CO  
C、CO2  
D、HCN  
7、( A )属于乙类火灾危险性。  
A、镁粉  
B、钾  
C、动物油  
D、过氧化钠  
8、 ( C ) 属于丙类火灾危险性。  
A、氧气  
B、松节油  
C、蜡  
D、漂白粉  
9、乙类可燃液体的闪点( B )  
A、<28°  
B、≥28°,<60° 
C、>28°<60°  
D、≥28°,≤60°  
10、木材的燃烧属于(B)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阴燃  
11、 ( B ) 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D、热交换  
12、天然气的爆炸极限是 ( B ) 。  
A、1%—3%  
B、4%—16%  
C、18%—23%  
D、27%—36%  
13、液化气钢瓶爆炸属于是 ( A )。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气体爆炸  
D、固体爆炸  
14、粉尘爆炸属于 ( B ) 。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气体爆炸  
D、固体爆炸  
15、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 B )。  
A、化合反应  
B、化学反应  
C、氧化反应  
D、分解反应  
16、 ( B ) 的闪点<28°。  
A、木材  
B、甲醇  
C、煤油  
D、柴油  
17、 ( D ) 的闪点>60°。  
A、汽油  
B、乙醚  
C、煤油  
D、机油  
18、 ( C ) 不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液体。  
A、苯  
B、丙酮  
C、樟脑油  
D、石脑油  
19、一般碳氢化合物的气体或蒸气在氧浓度低于( A ) 时,不能维持燃烧。  
A、10%  
B、15%  
C、18%  
D、20%  
20、重大危险源的调查评估是( C )实现知己知彼的基础。  
A、执勤备战  
B、作战指挥  
C、灭火作战  
D、灾害处置  21、重大危险源调查评估是灭火救援( B )的依据。  
A、执勤备战  
B、作战指挥  
C、基础工作  
D、力量调集  
22、( A )是指有可能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的火灾,爆炸、毒害等灾害事故的场所设施。  
A、重大危险源  
B、高层建筑  
C、人员密集场所  
D、化工企业  
23、下列不属于重大危险源调查内容的是( D )。  
A、基本情况  
B、周边环境  
C、社会资料  
D、消防水源  
24、腐蚀品按其酸碱性大小可分为( C)类。  
A、 一  
B、二  
C、 三  
D、四  
25、救人第一、准确迅速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是消防部队灭火战斗行动中的( A )指导思想。  
A、指导思想  
B、战术原则  
C、战术方法  
D、行动原则  
26、公安消防部队灭火作战行动中的原则( B ) 。  
A、先救人、后灭火  
B、先控制、后消灭  
C、内攻为主,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  
D、外攻为主,先灭火后救人  
27、《执勤条令》是规范和指导消防部队执行灭火作战勤务的( C ) 规范具有强制性。  
A、法律性  
B、条令性  
C、法规性  
D、强制性  
28、公安消防部队到达灾害现场后( B )立即组织侦察小组进行灾情侦察。  
A、必须  
B、应当  
C、视情况  
D、一定  
29、室外地上式消火栓一般安装在室外消防给水管网上,主体部分露出地面并涂成红色,目标显著,使用方便,有一个直径为多少毫米和两个直径为多少毫米的栓口( B )。  
A、80 、50  
B、100、65  
C、100、80  
D、100、50  
30、消防水池一般设置在室外,且与建筑物外墙之间的间距不小于( C ) 米。  
A、5  
B、10  
C、15  
D、20  
31、制定灭火救援预案应按(B)的程序进行。①科学计算,确定参战力量和装备;②确定范围,明确重点保卫对象;③确定作战术意图;④调查研究、收集资料;⑤严格审核,不断充实完整。 
A、②→④→③→①→⑤  
B、②→④→①→③→⑤  
C、②→④→①→⑤→③  
D、②→④→⑤→①→③  
32、《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规定,交接班时听到出动信号,由( B )人员负责出动。  
A、接班  
B、交班  
C、全体  
D、接班或交班  
33、《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规定:灭火组织指挥的程序不包括( C )。  
A、搜集掌握火场情况  
B、确定灭火作战方案  
C、征求专家意见  
D、根据火情变化随机指挥  
34、公安消防支(大、中)队接到本辖区以外的报警或者增援请求时,应当及时向(B )报告,按照命令出动。情况紧急时,可以边出动边报告。  
A、当地政府  
B、上级  
C、有关机关  
D、总队  
35、重大危险源调查要根据(A)和灭火救援等基础资料,按类别进行普查。  
A、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B、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情况  
C、火灾隐患突出单位  
D、大型企业  
36、碱性腐蚀品按其性质分为(B)。  
A、一  
B、二  
C、三  
D、四  
37、应建立由( A )牵头,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具体开展重大危险源评估工作。  
A、政府  
B、公安机关  
C、消防  
D、单位  
38、根据毒害的化学组成,毒害品还可分为( C )两大类。  
A、易燃和不燃  
B、液体和固体  
C、无机和有机  
D、低毒和高毒  
39、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 A)。  
A、化学反应  
B、物理反应  
C、光电反应  
D、分解反应  
40、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十分复杂,有(B),有分解反应。  
A、复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聚合反应  
D、分解反应  41、热传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触外,还有三个途径,即传导、对流和(  D)。  
A、照射  
B、加热  
C、烘烤  
D、辐射  
42、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  A)。  
A、对流  
B、传导  
C、辐射  
D、照射  
43、通风孔洞愈多,各个通风孔洞的面积愈大、愈高,则热对流的速度(A)。  
A、愈快  
B、愈慢  
C、不变化  
D、停止  
44、在很多燃烧现象中,燃烧速度是由物质的扩散(A)决定的。  
A、速度  
B、密度  
C、强度  
D、浓度  
45、危险品系指有爆炸、( B)、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A、易损  
B、易燃  
C、易分解  
D、易反应  
46、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D)过程。  
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  
D、热传播  
47、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受热分解出其组成成份及与加热温度相应的热分解产物,这些分解产物再氧化燃烧,称为(B)。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完全燃烧  
D、预混燃烧  
48、天然高分子材料中的木材、棉、麻等物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中的热固塑料、合成橡胶、化学纤维等的燃烧,均属(C )。  
A、蒸发燃烧  
B、预混燃烧  
C、分解燃烧  
D、均相燃烧  
49、阴燃在一定条件下,如果改变通风条件,增加供氧量或可燃物中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也可能转变为(A)。  
A、有焰燃烧  
B、无焰烧烧  
C、自燃  
D、闪燃  
50、以下物质燃烧时火焰不显光的是(A)。  
A、乙酸  
B、乙醇  
C、乙炔  
D、丙酮  
51、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的物质为(B)。  
A、铝  
B、磷  
C、铜  
D、钾  
52、火焰的颜色与(A)有关。  
A、温度  
B、空气  
C、环境  
D、湿度  
53、含氧量在(C)以上的可燃物质燃烧时,发出不显光的火焰。  
A、15%  
B、17%  
C、50%  
D、70%  
54、封闭空间燃烧区域的水蒸气浓度达到( D )以上时,燃烧就会停止。  
A、20%  
B、25%  
C、30%  
D、35%  
55.在灭火战斗中,一切处置行动自始至终要严防引发爆炸,当遇有紧急情况危急参战人员的生命安全时,指挥员应果断下达(A)命令。  
A、撤离  
B、紧急避险  
C、掩护  
D、停止进攻  
56.《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试行)》规定,灭火战斗中非紧急情况下的组织指挥原则是:统一指挥和( B )。  
A、越级指挥  
B、逐级指挥 
C、计划指挥  
D、临机指挥  
57.下列不属于总队、支队首长职责的是( D )。  
A、贯彻落实上级的指示、规定,研究制定执勤战斗工作措施  
B、及时研究解决战备工作中的问题,发挥各部门在战备工作中的职能作用  
C、组织制定并熟悉本级的各类执勤战斗预案  
D、组织战备值班、检查和演练。  
58.下列不属于司令部执勤职责的是( C )。  
A、掌握部队执勤战斗实力  
B、组织制定灾害事故处置力量调度方案和执勤战斗预案  
C、建立和保持正规的战备秩序  
D、规范消防站定期开放工作  
59.下列不属于防火监督部(处)执勤职责的是( A )。  
A、掌握辖区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B、定期通报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抽查情况  
C、参与执勤战斗预案制定,提供相关信息资料  
D、发生火灾,立即赶赴现场开展火灾事故调查  
60.下列不属于消防通信指挥中心职责的是( B )。  
A、掌握辖区交通道路、消防水源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等情况  
B、划分火灾等级,制定消防力量调度方案  
C、统计、分析接警和出动情况  
D、掌握各类消防队伍执勤战斗实力和辖区灭火救援资源的情况及联系方式61.某地区发生特别重大灾害时,该地区公安消防部队应进入( A )战备状态。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经常性  
62.某地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该地区公安消防部队应进入( B )战备状态。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经常性  
63.为始终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公安消防部队实行(D)制度。  
A、值班备勤  
B、指挥长  
C、领导带班  
D、等级战备  
64.执勤战斗预案是对执勤战斗有关问题作出预先筹划和安排的消防(C)。  
A、规范文书  
B、行动方案  
C、作战文书  
D、战斗部署  
65.公安消防支队( C )对所属部队至少进行战备检查。  
A、每天  
B、每周  
C、每月  
D、每半年  
66.公安消防支队(B)应召开安全工作会议。  
A、每月  
B、每季  
C、每半年  
D、每年  
67.按照灭火作战预案组织部队进行实兵实装的战术训练是(A )。  
A、实地演练  
B、模拟训练  
C、想定作业  
D、沙盘作业  
68.按照灭火作战预案深入到预案单位开展的实地演练是( C )。  
A、训练基地演练  
B、假设情况演练  
C、重点单位演练  
D、现场演练  
69、总、支队指挥员到达火场后,应视情成立现场灭火指挥部,总指挥由到场的总、支队职务最高的领导或( C )担任。  
A、大、中队值班首长  
B、当地党政领导  
C、本级执勤首长  
D、当地公安机关领导  
70、灭火救援总指挥部负责制定总体决策和( A )。  
A、 战斗行动方案  
B、人员疏散方案  
C、火场供水计划  
D、灭火救援预案  
71 、灭火总指挥员负责向参战的下级指挥员部署作战任务,组织  
( D ) 协同作战。  
A、班(组)  
B、增援力量  
C、到场人员  
D、参战单位  
72、灭火总指挥员根据现场情况,必要时可( D )参与辅助性行动。  
A、调集公安、交通等力量  
B、调集电力、燃气等有关单位  
C、调集医疗救护部门  
D、组织群众  
73、液化石油气无色、无臭、(A)。  
A、无毒  
B、中毒  
C、剧毒  
D、微毒  
74、液氯常温下为(B)的气体。  
A、黄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  
B、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  
C、黄色、无味  
D、黄绿色、无味  
75、笨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一般为(A  );遇明火、高热能容易引起燃烧爆炸。  
A、1.2%~8%  
B、1.2%~10%  
C、1.5%~8%  
D、1.5%~10%  
76、苯属(C)毒类。  
A、剧毒  
B、高毒  
C、中等  
D、低毒  
77、苯泄漏事故特点为(C)。  
A、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和处置难度大。  
B、扩散迅速,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和污染环境,洗消困难。  
C、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和污染环境。  
D、突发性强,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易造成交叉感染;政治影响大和救援难度大。  
78、沙林事件特点为(D)。  
A、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和处置难度大。  
B、扩散迅速,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和污染环境,洗消困难。  
C、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和污染环境。  
D、突发性强,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易造成交叉感染;政治影响大和救援难度大。  
79、沙林属于哪类毒剂(A)。  
A、神 经 性 毒 剂  
B、窒 息 性 毒 剂  
C、糜 烂 性 毒 剂  
D、全身中毒性毒剂  
80、某火场周边水源缺乏,水源距火场约1500米,采取(B)方式供水。  
A、接力供水  
B、运水  
C、并联供水  
D、耦合供水  81、室外消火栓按其设置方式分为地上式消火栓、地下式消火栓和(C)。  
A、墙式消火栓  
B、消防竖管  
C、消防上水鹤  
D、水泵结合器  
82、各级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建立消防水源设施和(D)档案资料。  
A、供水方式  
B、供水状况  
C、供水途径  
D、供水能力  
83、燃烧产物对灭火工作有利的方面是(A)。  
A、在一定条件下有阻燃作用  
B、引起人员中毒、窒息  
C、影响视线  
D、成为火势发展、蔓延的因素  
84、在一定温度下,易燃、可燃液体表面上产生的蒸气,当与空气混合后,一遇着火源,就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这种现象叫做( A )。  
A、闪燃  
B、瞬燃  
C、闪点  
D、爆闪  
85、根据闪点可将燃烧液体分为两类,闪点大于(B )℃的称为可燃液体。  
A、30  
B、45  
C、55  
D、70  
86、易燃可燃液体的闪点( B ),其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A、越高  
B、越低  
C、大于45℃  
D、等于45℃  
87、目前常见的、用途较广的危险物品有( C )余种。  
A、500  
B、1000  
C、2000  
D、3000  
88、燃点低于( B )℃的固体称为易燃固体。  
A、100  
B、300  
C、500  
D、1000  
89、(A)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  
A、爆炸  
B、闪燃  
C、自燃  
D、着火  
90、按爆炸物质在(B)中的变化,可分为化学爆炸、物理爆炸和核爆炸。  
A、爆炸条件  
B、爆炸产物  
C、爆炸后果  
D、爆炸过程  
91、在很多燃烧现象中,燃烧速度是由物质的扩散(A)决定的。  
A、速度  
B、密度  
C、强度  
D、浓度  
92、危险品系指有爆炸、(B)、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A、易损  
B、易燃  
C、易分解  
D、易反应  
93、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C)的不同,燃烧可分为两大类。  
A、混合时间  
B、混合浓度  
C、混合状况  
D、混合方式  
94、(B)是指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熔融,然后像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燃烧。  
A、预混燃烧  
B、蒸发燃烧  
C、分解燃烧  
D、扩散燃烧  
95、(A)、石蜡、松香等物质先熔融,后蒸发成蒸气,分解、氧化燃烧。  
A、沥青  
B、金属钾  
C、电石  
D、黄磷  
96、某些固体可燃物的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于发生热分解,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火焰燃烧,即(A)。  
A、表面燃烧  
B、放射燃烧  
C、蒸发燃烧  
D、扩散燃烧  
97、汽油、煤油等液体可燃物,其分子中都含有(B)原子。  
A、碳  
B、碳、氢  
C、氢  
D、氮、碳  
98、以下(D)不是可燃气体。  
A、液化石油气  
B、甲烷  
C、乙炔  
D、氯气  
99、含氧量在(C)以上的可燃物质燃烧时,发出不显光的火焰。  
A、15%  
B、17%  
C、50%  
D、70%  
100、含碳量在(D)以上的可燃物,燃烧时产生显光,并带有大量黑烟的火焰。  
A、10%  
B、30%  
C、40%  
D、60%  101、正在燃烧的可燃气体(蒸气)所占据的发光、放热的空间范围称为(D)。  
A、焰心  
B、内焰  
C、外苗  
D、火焰  
102、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燃烧时由分解或蒸发出的气体 形成火焰,一般为(A)。  
A、扩散火焰  
B、预混火焰  
C、分解火焰  
D、蒸发火焰  
103、不是阴燃的条件是(D)。  
A、空气不流通  
B、加热温度较低  
C、可燃物含水分较多  
D、与氧化剂接触  
104、有机可燃物火焰的明亮程度和颜色主要由火焰中的(B)来确定。  
A、含氧量  
B、碳粒子  
C、含氢量  
D、烟浓度  
105、钠的火焰颜色为(C)。  
A、紫色  
B、砖红色  
C、黄色  
D、红色  
106、热值愈高的物质燃烧时,辐射出的热量也愈(C)。  
A、低  
B、少  
C、多  
D、高  
107、完全燃烧的燃烧产物都是(D)气体。  
A、可燃、惰性  
B、不燃  
C、惰性  
D、不燃、惰性  
108、室内火灾,随着惰性物质的增加,就可相对(B)空气中的氧浓度。  
A、增加  
B、减少  
C、先减少后增加  
D、先增加后减少  
109、下列不属于有毒或有刺激性的气体是(D)。  
A、氯化氢  
B、光气  
C、氰化氢  
D、二氧化碳  
110、评价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依据是( B )。  
A、着火点  
B、闪点  
C、燃点  
D、自燃点  
111、布匹的燃点为( A )℃。  
A、200  
B、550  
C、700  
D、900  
112、木材的燃点为( C )℃。(难)  
A、50~100  
B、100~150  
C、250~300  
D、300~350  
113、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其( B )。  
A、爆燃点  
B、闪点  
C、自燃点  
D、着火点  
114、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 C )。  
A、燃点  
B、闪点  
C、自燃点  
D、着火点  
115、汽油的闪燃点为( C )℃。  
A、-10  
B、-30  
C、-50  
D、-70  
116、( C )燃烧引起的火灾不属于B类火灾。  
A、煤油  
B、苯  
C、黄磷  
D、乙醚  
117、常见的且用途较广的危险物品有( B )余种。  
A、1000  
B、2000  
C、3000  
D、4000  
118、根据灭火救援工作的实际,将危险化学品分为( C )大类。  
A、7  
B、8  
C、9  
D、10  
119、毒害品引起人体中毒的非主要途径是( D )。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D、眼睛  
120、不影响毒害品毒害性的因素是( D )。  
A、溶解性  
B、颗粒细度  
C、挥发性  
D、存储  121、可燃性物质与( D )作用,遇着火源时即能发生燃烧。  
A、腐蚀性  
B、毒害性  
C、窒息性  
D、氧化性  
122、作战指挥组一般由全勤指挥部人员组成,由( B )任组长。  
A.支队长  
B、指挥长 C.副指挥长 D.首长  
123、粉尘爆炸属于( B ) 。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气体爆炸  
D、固体爆炸  
124、消防水池一般设置在室外,且与建筑物外墙之间的间距不小于( C ) 米。  
A、5  
B、10  
C、15  
D、20  
125.液化石油气由液态转化成气态,其体积扩大( D )倍。  
A、80~100  
B、100~150  
C、150~200  
D、250~300  
126.在具有充足空气的条件下,液化石油气的燃烧速度可达( C )  m/s 。  
A、500~1000  
B、1000~2000  
C、2000~3000  
D、3000~4000  
127.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是(A)。  
A、1.5%~10%  
B、2.5%~10%  
C、3.5%~10%  
D、4.5%~10%  
128.液化石油气在常压下为气态,相对密度比空气重( D )倍。  
A、1~1.2  
B、1.2~2  
C、1~1.5  
D、1.5~2  
129.液化石油气的热值是城市煤气的( B )倍。  
A、5  
B、6  
C、7  
D、8  
130.空气中含有( C )液化石油气时,人在该气体中5分钟就会麻醉昏迷。  
A、8%  
B、9 %  
C、10%  
D、12%  
131.液化石油气的燃烧温度可以达到( B )。  
A、1600℃  
B、1800℃  
C、2000℃  
D、2200℃  
132.液化石油气爆炸时的火焰温度可以达到( B )以上。  
A、1800℃  
B、2000℃  
C、2200℃  
D、2400℃  
133.液化石油气燃点低,点火能量为( A )毫焦耳。  
A、万分之几  
B、千分之几  
C、百分之几  
D、十分之几  
134.经过降温和加压处理后的液化石油气体,其密度为水的(A)。  
A、1/2  
B、1/3  
C、1/4  
D、1/5  
135、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三个条件,下列错误的条件是( D )。  
A、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  
B、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  
C、有足以引起 粉尘爆炸的火源  
D、粉尘必须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  
136、镁铝合金的爆炸浓度下限是( C )g/m3。  
A、30  
B、40  
C、50  
D、60  
137、不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是( D )。  
A、粉尘挥发性  
B、粉尘水分  
C、粉尘灰分  
D、粉尘范围  
138、不影响气体爆炸极限的因素是( D )。  
A、温度  
B、压力  
C、含氧量  
D、湿度  
139、若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在遇到火源之前的最初温度升高,则爆炸下限( A )。  
A、降低  
B、增高  
C、不变  
D、不确定  
140、粉尘的颗粒度越小,相对面积越大,燃烧速度越快,爆炸下限(  D )。  
A、越大  
B、越小  
C、越高  
D、越低  141、粉尘中的水分决定着爆炸的性能,水分越多,爆炸危害性( B )。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  
142、进入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使体液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指( A )。  
A、毒害品  
B、易燃品  
C、爆炸品  
D、危险品  
143、根据毒害的化学组成,毒害品还可分为( C )两大类。  
A、易燃和不燃  
B、不燃和有毒气  
C、无机和有机  
D、剧毒和易燃  
144、无机毒害品可分为四种类型,不属于的是( D )  
A、氰及其化合物类  
B、砷及其化合物类  
C、硒及其化合物类  
D、铁及其化合物类  
145、。毒害品的毒害性主要表现为对人体的伤害。引起人体中毒的非主要途径是( D )。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D、嘴  
146、不影响毒害品毒害性的因素是( D )。  
A、溶解性  
B、颗粒细度  
C、挥发性  
D、存储  
147、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B104Bg/kg的物质或物品是( B )。  
A、毒害品  
B、放射性物品  
C、爆炸品  
D、危险品  
148、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物质是  
( A )。  
A、腐蚀性物品  
B、放射性物品  
C、爆炸性物品  
D、毒害性物品  
149、下列属酸性腐蚀品的是( A )。  
A、五氯化磷  
B、环已胺  
C、木馏油  
D、烷基醇钠  
150、不属于腐蚀品特点的伤害性的是(D)。  
A、对人体组织  
B、对有机物质的破坏  
C、对金属物品造成损坏  
D、对有机物的毒害  
151、二级酸性腐蚀品危险性较小,它能使动物皮肤在(D)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  
A、1  
B、2  
C、3  
D、4  
152、下列属于碱性腐蚀品的是(C)。  
A、葱  
B、乙酰氯  
C、二环乙胺  
D、木馏油  
153、可燃性物质与(D)作用,遇着火源时即能发生燃烧。  
A、腐蚀性  
B、毒害性  
C、窒息性  
D、氧化性  
154、一级酸性腐蚀品。它能使动物皮肤在(C)分钟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  
A、1  
B、2  
C、3  
D、4  
155、下列物质中,( C)是腐蚀品。  
A、高锰酸钾  
B、夜光粉  
C、氢氧化钠  
D、硫磺  
156、下列不属于有毒或刺激性的气体是( D )。  
A、氯化氢  
B、光气  
C、氰化氢  
D、二氧化碳  
157、实验结果表明,在室内的上层温度达到( A )℃时会引起轰燃。  
A、400~600  
B、800  
C、800~1000  
D、1200  
158、回燃是在( B )附近发生的非均匀预混燃烧。  
A、密闭房间的吊顶  
B、烟气与空气交界面  
C、房间地面  
D、房间四周墙壁  
159、大多数氧化剂和( B )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剧毒气体。  
A、爆炸品  
B、强酸液体  
C、碱性物体  
D、易燃液体  
160、漂白粉吸水后不仅能放出氧,还能放出大量的( B )。  
A、氢  
B、氯  
C、氨  
D、甲烷  161、一级酸性腐蚀品能使动物皮肤在( A )分钟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  
A、3  
B、5  
C、7  
D、9  
162、二级酸性腐蚀品能使动物皮肤在( B )分钟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  
A、2  
B、4  
C、6  
D、8  
163、在列入管理的335种腐蚀品中,约有( D )的腐蚀品具有火灾危险性。  
A、13%  
B、33%  
C、53%  
D、83%  
164、固体可燃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同,其燃烧方式也不同,有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D)四种。  
A、闪燃  
B、自燃  
C、着火  
D、阴燃  
165、(A)、磷、钾等单质固体物质着火原先熔融,后燃烧。  
A、硫  
B、沥青  
C、石蜡  
D、松香  
166、蜡烛的燃点是(C)℃。  
A、70  
B、100  
C、190  
D、500  
167、(A)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  
A、爆炸  
B、闪燃  
C、自燃  
D、着火  
168、按爆炸物质在(B)中的变化,可分为化学爆炸、物理爆炸和核爆炸。  
A、爆炸条件  
B、爆炸产物  
C、爆炸后果  
D、爆炸过程  
169、按照爆炸的(C),化学爆炸可分为爆燃、爆炸、爆震。  
A、过程  
B、产物  
C、条件  
D、变化传播速度  
170、氢气的爆炸浓度下限为(A)。  
A、3、5%  
B、9、0%  
C、11、5%  
D、15、0%  
171、(A)起火属于A类火灾。  
A、棉花  
B、汽油  
C、氢气  
D、钾  
172、B类火灾是指(B)引起的火灾。  
A、可燃固体  
B、可燃液体  
C、可燃气体  
D、核物质  
173、热传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触外,还有三个途径,即传导、对流和(D  )。  
A、照射  
B、加热  
C、烘烤  
D、辐射  
174、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A  )。  
A、对流  
B、传导  
C、辐射  
D、照射  
175、危险品系指有爆炸、(B)、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 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A、易损  
B、易燃  
C、易分解  
D、易反应  
176、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D)过程。  
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  
D、热传播  
177、热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现象,叫做(A)。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D、热传播  
178、不管何种形式的点火能量必须达到一定的(C)才能引起燃烧反应。  
A、浓度  
B、密度  
C、强度  
D、速度  
179、绝大多数可燃物质燃烧都是在蒸气或气态下进行,并出现(B  )。  
A、火花  
B、火焰  
C、烟雾  
D、高温  
180、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C)的不同,燃烧可分为两大类。  
A、混合时间  
B、混合浓度  
C、混合状况  
D、混合方式  181、(B)是指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熔融,然后像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燃烧。  
A、预混燃烧  
B、蒸发燃烧  
C、分解燃烧  
D、扩散燃烧  
182、天然高分子材料中的木材、棉、麻等物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中的热固塑料、合成橡胶、化学纤维等的燃烧,均属(C )。  
A、蒸发燃烧  
B、预混燃烧  
C、分解燃烧  
D、均相燃烧  
183、阴燃在一定条件下,如果改变通风条件,增加供氧量或可燃物中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也可能转变为(A)。  
A、有焰燃烧  
B、无焰烧烧  
C、自燃  
D、闪燃  
184、成捆堆放的棉、麻、纸张及大量堆放的煤、杂草、湿木材等,受热后易发生(C)。  
A、燃烧  
B、自燃  
C、阴燃  
D、闪燃  
185、在固体可物中,燃点较低、燃烧剧烈的称为(A)固体。  
A、易燃  
B、难燃  
C、可燃  
D、自燃  
186、汽油、煤油等液体可燃物,其分子中都含有(B)原子。  
A、碳  
B、碳、氢  
C、氢  
D、氮、碳  
187、木材在(D)燃烧产物中的产生少量水汽及一氧化碳。  
A、90~180℃  
B、1200~2200℃  
C、200~500℃  
D、200~280℃  
188、可燃气体(蒸气)只有达到一定(A),遇着火原才会发生燃烧(爆炸)。  
A、浓度  
B、温度  
C、湿度  
D、程度  
189、火焰中由二次空气供氧所形成的火焰峰面称为(D)。  
A、火焰  
B、焰心  
C、内焰  
D、外焰  
190、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C)时,绝大多数的燃烧都会熄灭。  
A、10%-20%  
B、20%-25%  
C、30%-35%  
D、45%-50%  
191、下面属于二级可燃性气体的是(D)。  
A、氢气  
B、甲烷  
C、乙炔  
D、氨气  
192、 通过烟的( D)等特征,消防人员可以大致判断燃烧物质的种类、火灾阶段、火势蔓延方向等。  
A、气味、颜色、浓度  
B、气味、颜色、流动方向  
C、颜色、浓度、流动方向  
D、气味、颜色、浓度、流动方向  
193、易燃与可燃液体表面能够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B)。  
A、燃点  
B、闪点  
C、自燃点  
D、爆炸点  
194、易燃可燃液体的。闪点(B)其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A、越高  
B、越低  
C、在45℃以上  
D、在45℃以下  
195、根据( C )可确定液体生产、加工、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A、燃点  
B、着火点  
C、闪点  
D、自燃点  
196、可燃物质,在远低于自燃点的温度下自然发热,并且这种热量经长时间的积蓄使物质达到自燃点而燃烧的现象,称为( C )。  
A、阴燃  
B、受热自燃  
C、本身自燃  
D、闪燃  
197、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 C )。  
A、燃点  
B、闪点  
C、自燃点  
D、着火点  
198、可燃液体的压力越高,自燃点( B )。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  
199、易燃液体的燃点比其闪点高出( D )℃。  
A、1~2  
B、1~3  
C、1~4  
D、1~5  
200、在敞开的容器中很难把液体的( B )和着火区别开。  
A、瞬燃  
B、闪燃  
C、爆燃  
D、爆闪
201、混合物中可燃物质的浓度越低,自燃点( A )。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能确定 
202、助燃气体中氧浓度越高,自燃点( C )。 
A、不变 
B、越高 
C、越低 
D、不能确定 
203、活性催化剂能降低物质的自燃点,是活性催化剂是( C )。 
A、四乙基铅 
B、苯 
C、镍 
D、聚苯乙烯 
204、钝性催化剂能提高物质的自燃点,属于钝性催化剂是( C )。 
A、铁 
B、钒 
C、四乙基铅 
D、钴 
205、为防止内燃机爆震,在将汽油中加入( C )。 
A、活性催化剂 
B、钝性催化剂 
C、抗震剂 
D、防爆剂 
206、凡是受热时能熔融的固体,其自然点的影响因素与液体和其他的相同,下列不属于这一类的物质是( C )。 
A、磷 
B、松香 
C、赛璐珞 
D、硫 
207、复杂成分的物质受热时,不融化而发生分解,并析出气体产物。下列不属于这一类的物质是( D )。 
A、木材 
B、褐煤 
C、棉花 
D、铝 
208、下列不属于受热自燃的是( D )。 
A、接触灼热物体 
B、摩擦生热 
C、热辐射作用 
D、物质氧化生热 
209、下列( B )的爆炸属于化学爆炸。 
A、汽油桶 
B、可燃气体 
C、蒸汽锅炉 
D、气体钢瓶 
210、按照爆炸的变化传播速度,( A )不属于化学爆炸。 
A、爆闪 
B、爆燃 
C、爆炸 
D、爆震 
211、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着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叫做( A )。 
A、爆炸下限 
B、爆炸上限 
C、爆炸极限 
D、爆炸底线 
212、室内火灾燃烧产物中有水汽、二氧化碳和少量的一氧化碳等其它气体,有热量散发,火焰温度一般在500℃以上,这一阶段是(A)。 
A、火灾初起阶段 
B、火灾发展阶段 
C、火灾下降阶段 
D、火灾熄灭阶段 
213、自由燃烧阶段,辐射热急剧增加,辐射面积增大,燃烧扩大到整个室内,并有可能出现轰燃,这一阶段是( B )。 
A、火灾初起阶段 
B、火灾发展阶段 
C、火灾下降阶段 
D、火灾熄灭阶段 
214、随着燃烧的进行,可燃物减少,或因通风不良,有限空间内氧气被消耗,燃烧不再产生火焰,已燃烧的可燃物呈阴燃状态,室内温度降至500℃左右,这一阶段是( C )。 
A、火灾初起阶段 
B、火灾发展阶段 
C、火灾下降阶段 
D、火灾熄灭阶段 
215、阴燃在改变通风条件,增加供氧量或可燃物中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可转变为( A )。 
A、有焰燃烧 
B、无焰燃烧 
C、自燃 
D、闪燃 
21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可燃气体的是( D )。 
A、液化石油气 
B、甲烷 
C、乙炔 
D、氯气 
217、( A )燃烧的火焰不显光。 
A、乙酸 
B、乙醇 
C、乙炔 
D、丙酮 
218、( B )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A、铝 
B、磷 
C、铜 
D、钾 
219、液化石油气的蒸发过程属于( B )。 
A、质变 
B、相变 
C、量变 
D、裂变 
220、闪点( B )℃的液体称为易燃液体。 
A、≤60 
B、≤45 
C、≥60 
D、>60 
221、苯燃烧引起的火灾属于( B )火灾。 
A、A类 
B、B类 
C、C类 
D、D类 
222、主爆药爆炸后,能够引起与其相距一定距离的从爆药爆炸,这种现象称为( C )。 
A、爆炸性 
B、敏感度 
C、殉爆 
D、毒害性 
223、大多数炸药爆炸时能产生有毒或窒息性气体,这一特性是爆炸物品的( D )。 
A、爆炸性 
B、敏感度 
C、殉爆 
D、毒害性 
224、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按其危险特性可分为三类,不属于的是( D )。 
A、易燃气体 
B、不燃气体 
C、有毒气体 
D、助燃气体 
225、固体燃烧物质的燃点高于( A )为可燃固体。 
A、300℃ 
B、400℃ 
C、500℃ 
D、600℃ 
226、固体燃烧物质的燃点低于( B )为易燃固体。 
A、200℃ 
B、300℃ 
C、350℃ 
D、400℃ 
227、易燃固体按其燃点的高低、燃烧速度的快慢、放出气体的毒害性的大小可分( C )级。 
A、二 
B、三 
C、四 
D、五 
228、燃点在300℃以下的天然纤维列属( C )类易燃固体。 
A、甲 
B、乙 
C、丙 
D、丁 
229、镁粉、铝粉的点火能量为( B )。 
A、15 mJ 
B、20mJ C 、25mJ 
D、30mJ 
230、硝基的化学分子式是( A ) 。 
A、NO2 
B、NO 
C、N=N 
D、NO3 
231、易燃固体中的硝化棉在( A ) ℃的条件下就会分解。 
A、20 
B、30 
C、40 
D、50 
232、参照国际危规对自燃物质包装类别的判定标准,可将自燃物质划分为( B )个危险级别。 
A、2 
B、3 
C、4 
D、5 
233、起火物质是指与空气接触不到( C )分钟便可自行燃烧的液体、固体或液体与固体的混合物。 
A、3 
B、4 
C、5 
D、6 
234、黄磷遇空气即自燃起火,生成有毒的( A )。 
A、五氧化二磷 
B、二氧化碳 
C、二氧花磷 
D、磷化物 
235、储存于密闭容器中的易燃液体受热后,本身体积增大,这一特性是液体的( C )。 
A、易燃性 
B、蒸气的爆炸性 
C、受热膨胀性 
D、流动性 
236、根据易燃液体储运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的大小,易燃液体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是指( A )。 
A、闪点<28℃的液体 
B、28℃≤闪点<60℃的液体 
C、闪点≥60℃的液体 
D、闪点≥40℃的液体 
237、根据易燃液体储运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的大小,易燃液体分为甲、乙、丙三类。乙类是指( B )。 
A、闪点<28℃的液体 
B、28℃≤闪点<60℃的液体 
C、闪点≥60℃的液体 
D、闪点≥40℃的液体 
238、(A)是消防部队训练科目之一,也是消防官兵掌握对象火灾情况,做到知己知彼,不打无把握之战的有效措施。 
A、熟悉辖区情况 
B、消防业务理论 
C、想定作业 
D、日常训练 
239、属于可燃性建筑材料是( A ) 
A、木材 
B、砼 
C、钢材 
D、砖 
240、属于不燃烧体的是( A ) 
A、钢屋架 
B、木柱 
C、木屋架 
D、木梁 
241、属于难燃烧体的是( B ) 
A、钢屋架 
B、 水泥刨花板隔墙 
C、木屋架 
D、木梁 
242、消防水箱应贮存多少分钟消防用水量( B )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243、室外地上消火栓主体部分露出地面并涂成( D ) 
A、白色 
B、黑色 
C、绿色 
D、红色 
244、室外地上消火栓的优点是( A ) 
A、目标明显 
B、不易冻结 
C、不易损坏 
D、不易寻找和使用 
245、室外地下消火栓的优点是( A ) 
A、不易冻结 
B、目标明显 
C、易寻找和使用 
D、易损坏 
246、低压消火栓的保护半径采用150m( C ) 
A、100m 
B、120m 
C、150m 
D、200m 
247、一般高压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为( B ) 
A、50m 
B、100m 
C、120m 
D、200m 
248、低压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超过( C ) 
A、50m 
B、100m 
C、120m 
D、150m 
249、高压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超过( A ) 
A、60m 
B、80m 
C、100m 
D、150m 
250、消火栓距路边不应超过( B ) 
A、一米 
B、两米 C 三米 
D、四米 
251、消火栓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 D ) 
A、2m 
B、3m 
C、4m 
D、5m 
252、室外消火栓应沿高层建筑均匀布置,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大于( A ) 
A、40m 
B、50m 
C、60m 
D、70m 
253、供消防车加水往水泵结合器供水的消火栓,距水泵结合器的距离不能超过 ( A ) 
A、40m 
B、50m 
C、60m 
D、70m 
254、设置室外消火栓的消防给水管道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 D ) 
A、50mm 
B、60mm 
C、80mm 
D、100mm 
255、室内消火栓的口径一般是( B ) 
A、50mm 
B、65mm 
C、75mm 
D、80mm 
256、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某段损坏停止使用的消火栓一层不能超过( D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57、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中,一组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不应少于( B ) 
A、一条 
B、两条 
C、三条 
D、四条 
258、高层工业建筑室内消火栓间距不应超过( D ) 
A、10m 
B、15m 
C、20m 
D、30m 
259、无固定冷却系统的液化石油气储罐着火,采用移动灭火设备冷却时,冷却水供给强度不应小于多少L/s•m2。( C ) 
A、0.10 
B、0.15 
C、0.20 
D、0.40 
260、计算燃烧面积的正确方法是。( C ) 
A、查表法 
B、图形法 
C、估算法 
D、图表法 
261、夜间煤气大量泄漏下风向的防护距离是( C )。 
A、200m 
B、300m 
C、800m 
D、1000m 
262、氯气小量泄漏的隔离距离是( B ) 
A、50m 
B、60m 
C、70m 
D、80m 
263、氯气大量泄漏的隔离距离是( D )。 
A、60m 
B、95m 
C、125m 
D、185m 
264、白天氨气大量泄漏下风向的防护距离是( B )。 
A、200m 
B、300m 
C、600m 
D、800m 
265、夜间氨气小量泄漏下风向的防护距离是( B )。 
A、 200m 
B、300m 
C、 600m 
D、800m 
266、固体可燃物的火灾延续时间为20min时,其火灾蔓延距离应是多少m。(D) 
A、5 
B、10 
C、15 
D、20 
267、固体可燃物的火灾延续时间为5min时,其火灾蔓延距离应是多少m。(A) 
A、5 
B、10 
C、15 
D、20 
268、固体可燃物的火灾延续时间为10min时,其火灾蔓延距离应是多少m。(B) 
A、5 
B、10 
C、15 
D、20 
269、固体可燃物的火灾延续时间为15min时,其火灾蔓延距离应是多少m。(C) 
A、5 
B、10 
C、15 
D、20 
270.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组织指挥通常分为( C )个层次。 
A、三 
B、四 
C、五 
D、六 
271、灭火救援( A )是组织指挥的核心。 
A、决策 
B、对策 
C、决心 
D、意图 
272.火场指挥员决策时要明确( B ),确立作战目标。 
A、联络方式 
B、作战任务 
C、作战原则 
D、力量编成 
273、液化石油气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扩大约(A)倍。 
A、250 
B、200 
C、245 
D、150 
274、空气中氯气最高允许浓度为0.002mg/L,超过(A)人吸入后立即死亡。 
A、2.5mg/L 
B、1.5mg/L 
C、2.3mg/L 
D、1.3mg/L 
275、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特点为(A)。 
A、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和处置难度大。 
B、扩散迅速,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和污染环境,洗消困难。 
C、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和污染环境。 
D、突发性强,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易造成交叉感染;政治影响大和救援难度大。 
276.水(泡沫)枪是指把水(泡沫)有效喷射到上的灭火器具。(A) 
A、燃烧物 
B、可燃物 
C、易燃物 
D、火 
277.直流水枪主要扑救一般的火灾以及灭火时的辅助冷却等。(C) 
A、气体物质 
B、液体物质 
C、固体物质 
D、A类物质 
278.喷雾水枪主要扑救建筑物室内火灾,还可用于扑救(B)火灾、可燃粉尘及部分油品火灾。 
A、化学物品 
B、带电设备 
C、交通工具 
D、A、B 类火灾 
279.带架水枪适合扑救火灾。(D) 
A、室内 
B、小面积 
C、化学物品 
D、大面积 
280.水枪各连接部位应经常加注,保持润滑。(D) 
A、水 
B、汽油 
C、盐酸 
D、黄油 
281.空气泡沫炮按操纵方式分为手动型、电动型和。(B) 
A、船用型 
B、气动型 
C、陆用型 
D、移动式 
282.空气泡沫钩管是一种移动式泡沫灭火设备,用来产生和喷射泡沫,主要扑救 。(A) 
A、油罐火灾 
B、木材火灾 
C、建筑火灾 
D、气体火灾 
283.水(泡沫)炮是用来产生,扑救大规模、大面积火灾的喷射器具。(B) 
A、小流量、远射程、高强度射流 
B、大流量、远射程、高强度射流 
C、大流量、近射程、高强度射流 
D、大流量、远射程、中强度射流 
284.高倍数泡沫发生器主要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火灾、油类火灾,特别适用于有限空间和大面积火灾的工作。(A) 
A、扑救或排烟 
B、扑救和排烟 
C、扑救 
D、排烟 
285.水带是指把消防泵输出的送到火场的软管。(D) 
A、水 
B、泡沫 
C、灭火剂 
D、压力水或其他灭火剂 
286.水带应以卷状竖放在水带架上,每年至少翻动次,并交换折边次。(B) 
A、一、一 
B、两、一 
C、两、两 
D、一、两 
287.向高处垂直铺设水带时,要用等固定器材。通 过 道 路铺设水带时,应 垫上,通过 
铁路时,应从轨道下面通过。(A) 
A、水带挂钩、水带护桥 
B、安全钩、水带护桥 
C、水带挂钩、沙土 
D、安全钩、沙土 
289.应根据选择供水压力,防止水带被水压击穿;将质量较好的水带,用在距水泵出水口较近的地方。(D) 
A、水带质量 
B、水带长度 
C、水带直径 
D、水带等级 
290.软管卷盘是由阀门、输入管路、卷盘、软管、喷枪等组成,并能在迅速展开软管过程中,喷射的灭火器具。(B) 
A、水 
B、灭火剂 
C、泡沫 
D、二氧化碳 
291.低压水软管卷盘是—种用水消防设备,适用于扑救商场、宾馆、仓库等各种公共建筑的初起火灾。(B) 
A、室外固定式 
B、室内固定式 
C、室外半固定式 
D、室内半固定式 
292.中高压水软管卷盘,主要与消防车配套使用,具有的特点。(C) 
A、效果好、出水快、使用方便 
B、效果好、出水快 
C、耐压高、出水快、使用方便 
D、耐压高、出水快 
293.用于消防工作的泵统称消防泵。消防泵是液体灭火剂(或冷却水)的动力装置。 
(A) 
A、输送、喷射 
B、产生、喷射 
C、输送、吸入 
D、产生、吸入 
294.消防泵中的低压泵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C) 
A、1.2MPa 
B、1.35MPa 
C、1.3MPa 
D、1.4MPa 
295.消防泵中的中压泵额定工作压力在之间。(A) 
A、1.4—2.5MPa 
B、1.3—2.6MPa 
C、1.2—2.4MPa 
D、1.1—2.3MPa 
296.消防泵中的高压泵额定工作压力不小于的消防泵(B) 
A、3.4MPa 
B、3.5MPa 
C、3.6MPa 
D、3.7MPa 
297.离心泵工作的必要条件是 。(D) 
A、事先要给泵加压 
B、保持泵内真空 
C、保持泵内有水 
D、事先要给泵灌水 
298.用于抽吸离心泵及其吸水管中,使其形成一定真空度,把水源的水引入泵内的泵,称消防引水泵(简称引水泵或真空泵)。(D) 
A、水 
B、油 
C、二氧化碳 
D、空气 
299.手抬机动消防泵(简称手抬泵),是一种供水单位。(A) 
A、独立的 
B、单独的 
C、特别的 
D、实用的 
300.手抬机动消防泵在开机前和关机时,将油门开关调到最小,慢速转动分钟。(A ) 
A、2-3 
B、2.5-3.5 
C、2-4 
D、3-4 
301.潜水泵的用途是在救援现场。(A) 
A、取水或排除积水 
B、取水 
C、排除积水 
D、取积水 
302.不得用潜水泵吸的液体。(C) 
A、化学性 
B、含油性 
C、腐蚀性 
D、易燃性 
303.根据水的深度,调整好潜水泵的高度并固定好,吸污水时应加上。(B) 
A、固定绳 
B、滤水篮 
C、电线 
D、吸水口 
304.浮艇泵是利用机座的浮力,使安装在机座上的漂浮在水面上,由发动机带动进行供水。(A) 
A、自吸式水泵 
B、非自吸式水泵 
C、强吸式水泵 
D、机动式水泵 
305.消防车是消防队伍的重要装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B ) 
A、灭火实力 
B、消防实力 
C、经济实力 
D、军事实力 
306.灭火消防车是指可喷射并能独立扑救火灾的消防车。(D) 
A、水 
B、泡沫 
C、干粉 
D、灭火剂 
307.采用吉普型汽车底盘改装而成的泵浦消防车,机动灵活,适用于水源道狭窄的城市和乡镇。此外,也可兼作使用。(B) 
A、泡沫消防车 
B、火场指挥车 
C、干粉消防车 
D、泡沫—干粉联用消防车 
308.水罐消防车主要采用汽车底盘改装而成。(A) 
A、中型或重型 
B、中型 
C、重型 
D、轻型或中型 
309.普通水罐消防车扬程可达到左右,流量一般在之间。(A) 
A、110m—130m,30—60/s 
B、100m—130m,30—75/s 
C、110m—140m,30—60/s 
D、110m—130m,40—60/s 
310.中低压泵水罐消防车低压扬程为,流量,中压扬程为2.0MPa,流量20/s。(D) 
A、扬程为1.2MPa, 流量40/s 
B、扬程为1.0MPa, 流量45/s 
C、扬程为1.1MPa, 流量40/s 
D、扬程为1.0MPa, 流量40/s 
311.水罐消防车是未来消防部队的主战车辆。(B) 
A、高低压泵 
B、中低压泵 
C、中高压泵 
D、低压泵 
312.与水罐消防车相比,泡沫消防车的主要区别在于:泡沫消防车是在水罐消防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 。(C) 
A、0℃—50℃,-45℃—60℃ 
B、0℃—60℃,-30℃—60℃ 
C、0℃—50℃,-30℃—60℃ 
D、0℃—60℃,-45℃—60℃ 
351.漏电探测仪频率低于赫兹,可将接受到的信号转换成声光报警信号。(B) 
A、120 
B、100 
C、80 
D、60 
352.蛇眼型可视仪摄像头可视角度度,防水深度米,允许最大传输距离米。(C) 
A、42、45、90 
B、46、45、60 
C、46、45、90 
D、42、45、60 
353.警戒标志杆规格为长800 毫米圆柱金属管状,直径40 毫米,表面(涂)漆。(A) 
A、红白反光 
B、反光 
C、红色 
D、白色 
354.警戒灯塑料制成,两节1号电池。(C) 
A、1.0 伏 
B、1.2 伏 
C、1.5 伏 
D、1.7伏 
355.救生绳按直径大小分两种。(A) 
A、自救绳和安全绳 
B、螺旋状和编织状 
C、合成纤维和麻和棉纤维 
D、螺旋状和麻和棉纤维 
356.救生软梯是一种可以卷叠收藏在包装袋内的移动式梯子,主要在楼层、大型船舶等发生火灾或其他意外事故通道(楼梯)被封时,用以。(D) 
A、进攻灭火 
B、便于撤退 
C、疏散被困人员 
D、营救被困人员 
357.救生照明线绳长30—100米,在温度超过250℃时,分钟内可以保持完整性。(B) 
A、6 分钟 
B、5 分钟 
C、4 分钟 
D、3 分钟 
358.手提式婴儿呼吸袋当环境中氧气含量低于时不得使用。(C) 
A、15% 
B、16% 
C、17% 
D、18% 
359.防酸碱清洗剂适用于所有化学物品灼伤的清洗,可在严禁使用水的环境中使用,距受害处毫米进行喷射。(A) 
A、300—500 
B、250—500 
C、300—450 
D、250—450 
360.救生气垫适用(米)以下的楼层下跳逃生。(A) 
A、10 米 
B、15米 
C、20 米 
D、30 米 
361.下列关于救生气垫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B) 
A、不准2 人同时使用,下跳时须对准气垫中心点 
B、气垫充气越足越好 
C、救助现场注意适用于规定高度的楼层,引导被困人员逃生 
D、人员下跳逃生时,地面人员要加强保护,帮助下跳人员迅速离开气垫 
362.躯体固定气囊用于运送伤员,尤其是受伤者。(A) 
A、脊(颈)椎 
B、肢体 
C、头部 
D、骨骼 
363.救生衣浮力力。(B) 
A、75千克 
B、77.9 千克 
C、80千克 
D、85.9 千克 
364.自动呼吸复苏器由组成,并配有一个减压流量调程计(0—16升)。(D) 
A、200 巴的氧气瓶、手动气袋、喉管插入器、供氧面罩和抽气器 
B、200 巴的氧气瓶、手动气袋、喉管插入器、鼻饲器和抽气器 
C、200 巴的氧气瓶、手动气袋、供氧面罩、鼻饲器和抽气器 
D、200 巴的氧气瓶、手动气袋、喉管插入器、供氧面罩、鼻饲器和抽气器 
365.救生抛投器陆用型,可携带救、绳飞行米(高度大于30米);水用型,可携带救援绳飞行米。(B) 
A、50—90,40—70 
B、60—90,40—70 
C、50—90,40—80 
D、60—90,40—80 
366.金属堵漏套管能密封的管道直径为毫米。(A) 
A、21.3—114.3 
B、20.3—114.3 
C、21.3—118.3 
D、20.3—118.3 
367.适用单人迅速密封油罐车、液柜车或储存罐的裂缝的堵漏器材是。(B) 
A、金属堵漏套管 
B、1.5 巴泄漏密封枪 
C、内封式堵漏袋 
D、外封式堵漏袋 
368.内封式堵漏袋当发生危险物质泄漏事故时,用于堵漏巴(注 :“巴”为压强单位,1巴=0.1Mpa,即1kg/cm2。)反压的密封沟渠与排水管道。(D) 
A、4 (巴) 
B、3 (巴) 
C、2 (巴) 
D、1 (巴) 
369.外封式堵漏袋主要堵塞直径的裂缝的管道、容器、油罐车或油槽车、桶与储罐泄漏。(B) 
A、500 毫米以上 
B、480 毫米以上 
C、450 毫米以上 
D、400 毫米以上 
370.捆绑式堵漏带主要密封直径管道以及圆形容器的裂缝。(B) 
A、100—480 毫米 
B、50—480 毫米 
C、50—500 毫米 
D、100—500 毫米 
371.在化学或石油管道、阀门套管接头或管道系统连接处出现极少泄漏的情况下主要使用堵漏。(A) 
A、堵漏密封胶 
B、捆绑式堵漏带 
C、内封式堵漏袋 
D、外封式堵漏袋 
372.罐体及阀门堵漏工具用于罐体上的安全阀和回转阀的堵漏。(D) 
A、氨气 
B、液化石油气 
C、天然气 
D、氯气 
373.主要用于法兰、管壁、阀芯等部位的泄漏的堵漏工具是。(D) 
A、罐体及阀门堵漏工具 
B、粘贴式堵漏器材 
C、电磁式堵漏工具 
D、注入式堵漏器材 
374.主要用于法兰垫、盘根、管壁、罐体、阀门等部位的点状、线状而后蜂窝壮泄漏堵漏工具是。(B) 
A、罐体及阀门堵漏工具 
B、粘贴式堵漏器材 
C、电磁式堵漏工具 
D、注入式堵漏器材 
375.用于封堵下水道口和阴井的堵漏工具是。(C) 
A、罐体及阀门堵漏工具 
B、粘贴式堵漏器材 
C、下水道阻流袋 
D、注入式堵漏器材 
376.气动切割刀以做动力, 使用时火花。(A) 
A、压缩空气、不产生 
B、压缩氧气、不产生 
C、压缩空气、产生 
D、压缩氧气、产生 
377.便携式万向切割器最小扩张力吨,最大扩张力吨。(A) 
A、3.6 、8.2 
B、3.0 、8.2 
C、3.6 、8.8 
D、3.0 、8.8 
378.液压剪扩两用钳工作压力63 兆帕,最大切割能力10 毫米(Q235),扩张力30 千牛。(C) 
A、20 毫米、30 千牛 
B、20 毫米、25 千牛 
C、10 毫米、30 千牛 
D、10 毫米、25 千牛 
379.氧气切割器切割温度达。(C) 
A、4500℃ 
B、5000℃ 
C、5500℃ 
D、6000℃ 
380.下面表述无齿锯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D) 
A、切割机的砂轮片要以较小的旋转速度接近破拆对象,待确定切割方向后再加速。 
B、切割物体时,必须沿着砂轮片旋转的方向切入,不能歪斜,严防砂轮片破裂飞出伤人。 
C、平时要经常检查无齿锯的砂轮片,确保无松动或损坏。 
D、无齿锯可以切断所有阻拦物。 
381.下面关于双轮异向切割锯表述不正确的是。(A) 
A、双轮异向切割锯主要用于普通金属车身的破拆。 
B、可切割硬金属如坦克的金属板。 
C、锯片可长期使用,一般无须更换锯片。 
D、使用时,锯可以前后随意移动,使受伤的可能性降低,可使救援速度提高三到四倍。 
382.低压起重气垫一般升举能力,升举高度。(D) 
A、5.8 吨至22.6吨,5cm 至110cm 
B、9.6 吨至67.7吨,20.3cm 至52cm 
C、9.6 吨至77.7吨, 20.3cm 至52cm 
D、5.8 吨至22.6吨,5cm 至110cm 
383.高压起重气垫一般升举力, 升举高度。(B) 
A、5.8 吨至22.6吨,5cm 至110cm 
B、9.6 吨至67.7吨,20.3cm 至52cm 
C、5.8 吨至22.6吨,5cm 至110cm 
D、9.6 吨至77.7吨,20.3cm 至52cm 
384.牵引机牵引钢丝绳一般长米,直径毫米。牵引重量吨。(A) 
A、80、62、1 
B、85、62、1 
C、80、62、2 
D、85、62、2 
385.主要适用于攀登不超过一层屋顶或两层窗口的高度;特殊情况可作为担架或越沟桥板的攀登器材是。(C) 
A、三节拉梯 
B、挂钩梯 
C、单杠梯 
D、二节拉梯 
386.供消防员攀登二、三层楼灭火救援使用攀登器材是。(D) 
A、三节拉梯 
B、挂钩梯 
C、单杠梯 
D、二节拉梯 
387.一般使用于攀登不超过4 楼顶和五层窗口的高度攀登器材是。(A) 
A、十五米拉梯 
B、挂钩梯 
C、单杠梯 
D、二节拉梯 
388.移动照明灯组的升降灯杆由手动气泵提供的作为动力,最大升限 米。(B) 
A、压缩氧气、6 米 
B、压缩空气、4 米 
C、压缩空气、6 米 
D、压缩氧气、4 米 
389.多功能毒液抽吸泵由内燃机或电动机驱动。抽取泵流量公升/ 
小时。(B) 
A、10000 
B、20000 
C、30000 
D、40000 
390.手动隔膜抽吸泵每分钟可抽取升液体,每次能够抽取升。(D) 
A、80、5 
B、100、5 
C、80、4 
D、100、4 
391.空气加热机有和两种。(C) 
A、气动控、遥控器自动控制 
B、气动控、恒温器自动控制 
C、手动控、恒温器自动控制 
D、手动控、遥控器自动控制 
392.热水器可以提供℃的热水,水的热输出功率在千瓦之间。(A) 
A、95、70—110 
B、100、70—110 
C、95、90—110 
D、100、70—110 
393.公众洗消帐篷面积一般为平方米。(B) 
A、50 
B、60 
C、70 
D、80 
394.集污袋容量大小有 。(A) 
A、1 吨、3 吨、4 吨 
B、1 吨、2 吨、3 吨 
C、2 吨、3 吨、4 吨 
D、2 吨、3 吨、5 吨 
395.后勤消防车是指向火场补给 的消防车。(D) 
A、水或消防器材 
B、各类灭火剂或食品供给 
C、水或食品供给 
D、各类灭火剂或消防器材 
396.步测法是指以人的步幅测量距离的方法。通常以为单位进行实地测量。一般一复步为 m。(D) 
A、1.2 
B、1.3 
C、1.4 
D、1.5 
397.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设备等同时开启时用水量之和是 。(A) 
A、室内消防用水量 
B、室外消防用水量 
C、建筑消防用水量 
D、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用水量 
398.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用水量为高层民用建筑室外消防用水量和高层民用建筑室内消防用水量之和是 。(D) 
A、室内消防用水量 
B、室外消防用水量 
C、建筑消防用水量 
D、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用水量 
399.由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所规定,在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工程中必须设计扑救初起火灾的消防 用水量是。(C) 
A、室内消防用水量 
B、室外消防用水量 
C、建筑消防用水量 
D、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用水量 
400.火场实际用水量计算。其中:Q—— —火场实际用水量,L/s;A—— —火场燃烧面积,m2;q—— —灭火用水供给强度,L/s•m2。(B) 
A、Q = A/q 
B、Q = Aq 
C、Q = A+q 
D、Q = A-q 
401.为使保护空间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灭火浓度,二氧化碳灭火剂使量,计算公式是 。其中 :W—— —保护空间灭火需用二氧化碳量,kg;V—— —保护空间体积,m3;q—— —保护空间二氧化碳灭火浓度,kg/m3。(A) 
A、W = Vq 
B、W = V/q 
C、W = V+q 
D、W = V-q 
402.水带的压力损失与水带内壁的粗糙度、水带长度和直径、水带铺设方式和水带内的流量有关。每条水带的压力损失,计算公式是。其中:hd—— —每条20m 长水带的压力损失, 104Pa (米水柱);S———每条水带的阻抗系数, Q—— —水带内的流量,L/s 。 
(A) A、hd = SQ² 
B、hd = S/Q² 
C、hd = S+Q² 
D、hd = S-Q² 
403.水枪的控制面积计算公式 。其中:f—— —每支水枪的控制面积,m2;Q—— —每支水枪的流量,L/s;q—— —灭火用水供给强度,L/s•m2。(A) 
A、f = Q/q 
B、f = Qq 
C、f = Q+q 
D、f = Q-q 
404.储罐区灭火,泡沫液用量包括 。(D) 
A、着火罐泡沫液用量 
B、扑灭流散液体火泡沫液用量之和 
C、着火罐泡沫液用量和临近着火灌泡沫液用量之和 
D、着火罐泡沫液用量和扑灭流散液体火泡沫液用量之和 
405.核电厂警戒区域的烟羽警戒区域以反应堆为中心,以 为半径。在此范围内还应以为半径划定人员撤离准备区域。(A) 
A、7—10Km、3—5Km 
B、30—50Km、7—10Km 
C、30—50Km、3—5Km 
D、10—20Km、3—5Km 
406.核电厂警戒区域的食入警戒区域以反应堆为中心,以 为半径。在此范围内应加强辐射监测,并做好食物和饮水控制的准备。(D) 
A、7—10Km 
B、10—20Km 
C、20—40Km 
D、30—50Km 
407.消毒液是指按将消毒剂溶于某种溶剂中而配成的溶液。(D) 
A、适当比例 
B、随机比例 
C、一定比例 
D、一定比例 
408.水源离火场的距离超过消防车常规的直接供水距离时,应采用供水方法,将水送往火场。(A) 
A、串联 
B、并联 
C、利用分水器 
D、串联和并联混合系统 
409.建筑物的高度不大,可采用沿楼梯铺设水带的方法供水,如高度较大,则应采用的方法供水。(D) 
A、楼梯间垂直铺设水带 
B、从外墙窗口 
C、利用水泵接合器 
D、从外墙窗口或楼梯间垂直铺设水带 
410.扑救建筑物火灾,供水线路总长度应为室外水带(3 条)、室 内 机 动 支线 水 带( 2条 )和 登 高水带长度之和进行计算。登高水带的长度可为实际供水高度的倍;沿楼梯铺设水带时,登高水带长度为实际供水高度的倍。(B) 
A、1.1、2 
B、1.2、2 
C、1.1、1.5 
D、1.2、1.5 
411.水带系统是火场供水的基础,它主要包括 。(A) 
A、水带串联系统、水带并联系统以及水带串联和并联混合系统 
B、水带串联系统、水带并联系统 
C、水带串联系统、水带串联和并联混合系统 
D、水带并联系统、水带串联和并联混合系统 
412.二氧化碳灭火剂用量计算,根据灭火场所的不同可以有哪几种计算方法。(C) 
A、体积计算法 
B、面积计算法 
C、体积计算法和面积计算法 
D、周长计算法 
413.干粉灭火时间和常备量,根据试验,不论采用体积计算法还是面积计算法,干粉的灭火延续时间都不应超过 。干粉的常备量不应小于计算量的 倍。(A) 
A、20s、2 
B、30s、2 
C、20s、3 
D、30s、3 
414.一般情况下,单位空间内干粉的灭火剂用量不应小于,若空间内有障碍,应增加灭火剂的供给强度,可采用 。(C) 
A、0.6kg/ m3、2kg/m3 
B、0.5kg/ m3、1kg/m3 
C、0.6kg/ m3、1kg/m3 
D、0.5kg/m3、2kg/m3 
415.若保护空间内有不能关闭的门、窗、孔、洞时,应考虑其对灭火效果的影响,需要增加干粉的喷射量,每平方米开口面积干粉的补偿量不应小于。(B) 
A、2.2kg 
B、2.4kg 
C、2.6kg 
D、2.8kg 
416.高倍数泡沫主要适用于扑救非水溶性可燃液体火灾和一般固体物质火灾。可采用 的方式灭火。(A) 
A、全充满 
B、半充满 
C、不充满 
D、3/4充满 
417.抗溶性泡沫能有效 (醇、酯、醚、醛、胺等)火灾。(D) 
A、扑灭油溶性有机溶剂 
B、扑灭水溶性无机溶剂 
C、扑灭油溶性无机溶剂 
D、扑灭水溶性有机溶剂 
418.液下喷射的氟蛋白泡沫发泡倍数较低,一般在 倍左右。(B) 
A、2.0 
B、3.0 
C、4.0 
D、5.0 
419.液下喷射氟蛋白泡沫,喷入储罐内的速度越快,泡沫中的含油量就越多。因此,为保证泡沫的灭火效能,泡沫喷射的流速不应大于 
。(C) 
A、1m/s 
B、2m/s 
C、3m/s 
D、4m/s 
420.常用的泡沫有普通蛋白泡沫、氟蛋白泡沫、抗溶性泡沫和高倍数泡沫等。(A) 
A、高倍数泡沫 
B、低倍数泡沫 
C、中倍数泡沫 
D、中高倍数泡沫 
421.避火服适用于高温有火灼伤危险的场合,防火温度 ℃,防辐射温度 ℃。(A) 
A、833,1111 
B、800,1000 
C、600,900 
D、600,1000 
422.多用途滤毒罐主要用于氧气含量不低于 ,在一定浓度的有害气体场所使用,尤其适合进入狭小和通风条件不好的空间。(C) 
A、13% 
B、15% 
C、17% 
D、19% 
423.防化手套主要用于处置化学灾害事故时手部的防护,防 护 油 类、酸类、腐蚀性介质、酒精及各种溶剂,允许间歇伸入最高 ℃、最低 ℃的液体中,佩带舒适、活动方便。(C) 
A、260 -35 
B、200 -30 
C、150 -25 
D、100 -20 
424.电绝缘手套有经特殊处理的天然橡胶制成,最高测试电压5000伏,最高使用电压 伏,具有耐油、耐酸、耐臭氧和耐低温,抗机械强度。(B) 
A、800 
B、1000 
C、1200 
D、5000 
425.防高温手套由凯夫拉防火纤维密织而成,具有很强的防火、隔热、耐高温和防切割、防刺穿性能,耐热温度 ℃。(B) 
A、300 
B、450 
C、600 
D、1000 
426.救生气垫适用 米以下的楼层下跳逃生。(A) 
A、10 
B、20 
C、30 
D、40 
427.无齿锯主要是切断 阻拦物。(B) 
A、木质 
B、金属 
C、塑料 
D、竹质 
428.机动链锯主要用途是切割各类 结构。(A) 
A、木质 
B、金属 
C、塑料 
D、混凝土构件 
429.PQ8空气泡沫枪的工作压力为 Mpa,射程为 米。(D) 
A、0.3 ,15 
B、0.5,22 
C、0.7,24 
D、0.7 ,28 
430. 泡沫灭火剂,可以用于液下喷射泡沫灭火系统。(B) 
A、蛋白 
B、氟蛋白 
C、轻水 
D、抗溶性 
431.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报警压力为 Mpa。(B) 
A、3—5 
B、4—6 
C、5 
D、6—8 
432.适用于管道裂缝密封堵漏的器材是 。(C) 
A、堵漏密封胶 
B、粘贴式堵漏器材 
C、管道密封套 
D、泄漏密封枪 
433.推车式灭火器,重量在 以上,容量在100kg(L)以内,装有车轮等行驶机构,由人力推拉的灭火器为推车式灭火器。(A) 
A、30kg 
B、40kg 
C、50kg 
D、60kg 
434.QZ19A型号的直流水枪其射程为 m。(B) 
A、≥22 
B、≥38 
C、≥35 
D、≥22 
435.国产中倍数泡沫发生器主要是 ,用于扑救油类火灾和一般固体物质火灾。(C) 
A、固定式 
B、半固定式 
C、移动式 
D、手提式 
436.水带按耐压等级分为低压、中压和高压三种水带,高压水带耐压有 MPa.(B) 
A、2.5 
B、4.0 
C、4.5 
437.水带在维护保养过程中应按质分类,编号造册储存;保持通风,避免日光直射,以卷状竖放在架上,每年至少翻动 次,并交换折边。(B) 
A、 
B、两次 
C、三次 
438.浮艇泵是利用机座的浮力,使安装在机座上的自吸式水泵漂浮在水面上,由 带动进行供水。(A) 
A、发动机 
B、自吸式水泵 
C、浮力作用 
439.浮艇泵由高强度聚酯材料充填的漂浮底座、 、发动机和出水、吸水口组成。(B) 
A、引水泵 
B、离心式水泵 
C、真空泵 
440. BG40/40高低泵流量30L/s,最大吸深为7米,扬程为 米。(A) 
A、100 米 
B、400米 
C、110米 
441.离心泵工作的必要条件是事先要给泵 。(C) 
A、形成真空 
B、放真空 
C、灌水 
442.管道密封套主要用于压力 巴的管道裂缝密封。(B) 
A、15 
B、16 
C、17 
D、18 
443.消防艇投入使用后,必须按时例行检查,送船厂进行检查的时限一般为 。(D)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444.起重气垫的用途是升举扶正倒翻车辆,重物起升。有四种规格,升举能力和升举高度分别是 。(D) 
A、4-50吨和150-1000毫米 
B、5-48吨和200-1100毫米 
C、6-50吨和250-1500毫米 
D、5.8-22.6吨和450-1100毫米 
445.生命探测仪适用于 现场的生命找寻救援。(C) 
A、火灾 
B、浓烟 
C、建筑物倒塌 
446.漏电探测仪主要的用途是确定泄漏 的具体位置。(C) 
A、电器 
B、电线 
C、电源 
447.热成像仪在 、浓烟条件下观测火源及火势蔓延方向寻找被困人员,监测异常高温及余火,观测消防队员进入火场情况。(C) 
A、高温 
B、缺氧 
C、黑暗 
D、有毒气体 
448.热成像仪应用红外线成像原理,有效地监测距离 ,可视角度 ,防水防冲撞,密封外壳,重量为2.7千克. (C) 
A、50米和45度 
B、60米和45度 
C、80米和55度 
D、100米和55度 
449.防化手套用于处置化学灾害事故时手部的保护,允许间歇地深入最高摄氏度,最低 摄氏度的液体。(A) 
A、150、-25 
B、200、-30 
C、250、-35 
450.内封式堵漏袋主要用于当发生危险物质泄漏事故时,用于堵漏巴反压的密封沟渠与排水管道。(A) 
A、1 
B、2 
C、5 
D、10 
451.捆绑式堵漏带用于密封 毫米直径管道以及圆型容器的裂缝。(C) 
A、40—500 
B、40—480 
C、50—480 
D、50—500 
452.下列不属于带架水枪射程范围的是 。(D) 
A、40 m 
B、42 m 
C、45m 
D、80 m 
453.下列属于空气泡沫枪吸液情况种类的是 。(C) 
A、船用型 
B、非船用型 
C、非自吸液 
D、陆用型 
454.空气泡沫炮适用下列哪种场所 。(A) 
A、船用型 
B、机动型 
C、电动型 
D、气动型 
455.下列不属于水炮安装方式的是 。( D) 
A、固定式水炮 
B、车载式水炮 
C、移动式水炮 
D、气动式水炮 
456.下列不属于高倍数泡沫发生器种类的是 。(B) 
A、简易高倍数泡沫发生器。 
B、磁驱动高倍数泡沫发生器。 
C、发动机驱动高倍数泡沫发生器 
D、电动机驱动高倍数泡沫发生器。 
457.水带按直径分一般有 。(A) 
A、50 mm 、65 mm 、80 mm 、120mm 
B、45 mm 、65 mm 、80 mm 、120mm 
C、50 mm 、70 mm 、80 mm 、120mm 
D、50 mm 、65 mm 、75 mm 、120mm 
458.软管卷盘按其所使用的灭火剂分为 。(A) 
A、水、干粉、1211、二氧化碳、泡沫软管卷盘五类。 
B、水、干粉、1211、卤代烷、泡沫软管卷盘五类。 
C、水、干粉、1311、二氧化碳、泡沫软管卷盘五类。 
D、液体、干粉、1211、二氧化碳、泡沫软管卷盘五类。 
459.属于举高消防车的有 。(C) 
A、泡沫消防车 
B、水罐消防车 
C、云梯消防车。 
D、泵浦消防车 
460.根据装备的水泵种类不同,水罐消防车可以分为 。(B) 
A、大功率水罐消防车、中低压泵水罐消防车、高低压泵水罐消防车、高中低压泵水罐消防车 
B、普通水罐消防车、中低压泵水罐消防车、高低压泵水罐消防车、高中低压泵水罐消防车 
C、普通水罐消防车、中低压泵水罐消防车、高中压泵水罐消防车、高中低压泵水罐消防车 
D、泵浦水罐消防车、中低压泵水罐消防车、高低压泵水罐消防车、高中低压泵水罐消防车 
461.举高车的举升系统由液压装置与工作臂组成。工作臂可分为 、伸缩臂和组合臂三种形式。(B) 
A、工作臂 
B、曲臂 
C、直臂 
D、复合臂 
462.消防艇按功能分哪几种 。(C) 
A、作战艇、指挥艇、训练艇 
B、作战艇、照明艇、救护艇 
C、作战艇、指挥艇、救护艇 
D、作战艇、指挥艇、灭火艇 
463.防护器材按使用场合分为 两大类。(D) 
A、常规防护装备和个人防护装备 
B、个人防护装备和灭火防护装备 
C、灭火防护装备和特种防护装备 
D、常规防护装备和特种防护装备 
464.下列属于常用的引水泵是 。(C) 
A、真空泵 
B、离心泵 
C、刮片泵 
D、叶片泵 
465.泡沫消防车主要以水和泡沫作为灭火剂进行火灾扑救,它除适用于水罐消防车的所有适用范围外,特别适用于 。(B) 
A、扑救固体火灾 
B、扑救石油及其产品等易燃、可燃液体火灾 
C、扑救A、B类火灾 
D、扑救B、C类火灾 
466.下列不属于干粉驱动系统的有 。(D) 
A、二氧化碳干粉驱动系统 
B、氮气干粉驱动系统 
C、燃气干粉驱动系统 
D、空气干粉驱动系统 
467.干粉消防车主要用于干粉灭火剂灭火,因而它适于扑救可燃和易燃液体、易燃气体和 的火灾。(D) 
A、可燃气体 
B、易燃固体 
C、可燃固体 
D、带电设备的火灾 
468.干粉泡沫联用消防车是一种同时装备 灭火装置的灭火消防车。(D) 
A、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B、泡沫、二氧化碳、水 
C、泡沫、氮气、干粉 
D、泡沫、水、干粉 
469.下列不是新型联用车的优点是 。(C) 
A、可以边行驶边喷射 
B、机动性好 
C、高效性强 
D、广泛适用于大型石化企业、港口、码头、机场和城市特勤消防站。 
470.下列关于消防头盔使用表述不正确的是 。(D) 
A、使用前应检查帽壳、面罩有否裂痕、烧融等损伤,帽箍上的四只插销是否插入帽壳的插槽内。披肩有否炭化、撕破等损伤,如有损伤,应停止使用。 
B、使用时,尤其是在灭火中,不要随意推上面罩或卸下披肩,以防面部、颈部烧伤或受损。 
C、使用后,应将头盔各部件清洗、擦净、晾干。若使用中受到较重的冲击或烧灼,应检查各部件有否损坏,才能恢复储存状态,以备再用。 
D、平时与坚硬物质相摩擦、碰撞,划伤或损坏帽壳和面罩,不会影响正常使用。 
471.下列不是灭火防化服分类一种的是 。(C) 
A、未经防水、阻燃处理 
B、经防水处理 
C、经防水、阻燃简单处理 
D、经防水、阻燃处理 
472.消防手套和消防员灭火防护靴不是用来保护消防指战员 部位等免受伤害的装备。(D) 
A、手 
B、足 
C、小腿 
D、胳膊 
473.下列不属于呼吸保护器具的是 。(B) 
A、过滤式防毒面具 
B、强式送风机 
C、氧气呼吸器 
D、空气呼吸器 
474.下列关于强式送风机维护保养不正确的是 。(B) 
A、对面具进行清洗; 
B、检查部分零件; 
C、重新标定每个气瓶的标签; 
D、把所有器材归位。 
475.封闭式防化服一般不会用在 现场防护。(A) 
A、交通事故 
B、军事毒剂 
C、生化组合毒剂 
D、化学事故 
476.军用防核防化服,不必防护 。(A) 
A、高强度的交通事故 
B、高强度的军事毒剂事故 
C、高强度的生化毒剂事故 
D、高强度的化学事故 
477.下列不是电绝缘手套的优点是 。(C) 
A、耐油 
B、耐酸 
C、耐腐蚀 
D、耐低温 
478.下列不属于防割手套的性能的是 。(B) 
A、防切割 
B、防腐蚀 
C、防摩擦 
479.不列不是侦检器材的检测方式的是 。(C) 
A、人工 
B、自动 
C、气动 
480.喷雾水枪不常用扑救的火灾是 。(D) 
A、扑救建筑物室内火灾 
B、扑救带电设备火灾 
C、扑救可燃粉尘及部分油品火灾 
D、扑救易燃液体火灾 
481.下列不是带架水枪的优点是 。(D) 
A、水流量大 
B、射程远 
C、扑救大面积火灾 
D、扑救油类火灾 
482.试纸不能检测现场空气中的化学气体的是 。(D) 
A、砷化氢 
B、硫化氢 
C、氯化氢 
D、氨气 
483.下列不适合用有毒气体探测仪检测的是 。(C) 
A、可燃气 
B、毒气 
C、氯化氢 
D、有机挥发性气体 
484.生命探测仪不可识别空气或固体中传播的震动有 。(D) 
A、呼喊 
B、敲击 
C、喘息 
D、风声 
485.救生照明线不适用于下列哪些环境中作业 。(D) 
A、浓烟、无照明场所 
B、水下作业 
C、有毒及易燃易爆气体的环境 
D、易燃易爆液体的环境 
486.下列不是电磁式堵漏工具系统的组成是 。(C) 
A、磁压堵漏器 
B、不同尺寸的铁靴 
C、堵漏套管 
D、堵漏胶 
487.下列不是破拆器材大体的种类的是 。(A) 
A、自动破拆工具 
B、动力破拆工具 
C、化学破拆工具 

、手工破拆工具 
488.下列不属于消防斧的一种的是 。(D) 
A、尖斧 
B、平斧 
C、腰斧 
D、板斧 
489.3丙烷气体切割器用于较坚固、不易为手锯破拆的金属结构障碍物,下列障碍物不可以使用的是 。(D) 
A、金属门、窗 
B、车船外壳 
C、金属管道 
D、航天构件 
490.下列障碍物不适用于气动切割刀切割的是 。(C) 
A、薄壁 
B、车辆金属 
C、大型钢材 
D、玻璃 
491.挂钩梯的材质一般不会采用 。(D) 
A、木质 
B、竹制 
C、铝合金 
D、铁制 
492.照明器材按性能分为三种,不包括 。(C) 
A、防水型 
B、防爆型 
C、防晒型 
D、防水防爆型 
493.照明器材按携带方式分为三种,不包括 。(A) 
A、手握式 
B、移动式 
C、车载式 
D、个人携带式 
494.燃烧面积计算的方法不包括 。(B) 
A、公式法 
B、估算法 
C、统计法 
D、询问知情人 
495.有毒气体探测仪是一种便携式智能型有毒气体探测仪,不可以同时检测 气体。(A) 
A、氢气 
B、氧气 
C、有机挥发性气体 
D、可燃气 
496.破拆器材的种类大体分为三种,不包括 。(D) 
A、手工破拆工具 
B、动力破拆工具 
C、化学破拆工具 
D、防爆破拆工具 
E、便携破拆工具 
497.液压剪扩两用钳主要用途是不包括 。(D) 
A、剪切 
B、扩张 
C、牵拉 
D、开凿 
498.消防车按功能可分为三种,下列不属于其中一种的是 。(D) 
A、灭火消防车 
B、举高消防车 
C、专勤消防车 
D、后援消防车 
499.灭火消防车可分为四种,下列不属于其中一种的是 。(D) 
A、泵浦消防车 
B、机场消防车 
C、干粉消防车 
D、高喷消防车 
500.举高消防车可分为三种,下列不属于其中一种的是 。(D) 
A、登高平台 
B、举高喷射 
C、云梯 
D、伸缩臂式高喷 
501.下列不是水在灭火时的作用是 。(B) 
A、冷却 
B、对氧的稀释 
C、对水溶性液体的稀释 
D、乳化 
502.下列不是泡沫灭火剂其灭火主要的中 。(D) 
A、隔离空气 
B、阻止热辐射 
C、冷却 
D、稀释氧气 
503.水型灭火器不可以扑救 等的初起火灾。(B) 
A、木材 
B、汽油 
C、纸张、 
D、棉麻 
504.下列不是呼吸保护器具的一种 。(A) 
A、防毒面具 
B、过滤式防毒面具 
C、空气呼吸器 
D、氧气呼吸器 
505.罐体及阀门堵漏工具用于 罐体的安全阀和回转阀的堵漏。(C) 
A、氨气 
B、液化气 
C、氯气 
D、二氧化碳 
506.智能型水质分析仪主要测试内容是氢化物,甲醛,硫酸盐、氟化苯、酚,二甲苯酚,硝酸盐,磷,氯,铅等共计 种。(B) 
A、22 
B、23 
C、24 
D、25 
507.警戒器材在火场或救援现场上主要用来圈划危险区域或安全区域范围的装备,共有 类。(A) 
A、6 
B、8 
C、10 
D、15 
508.有毒物质密封桶主要用于收集并转运各种有毒物体和污染严重的 。(C) 
A、液体 
B、物质 
C、土壤 
D、固体 
509.水罐消防车主要以水作为灭火剂进行火灾扑救,它适宜用来扑救 及一般固体物质火灾。(B) 
A、电器设备 
B、房屋建筑 
C、可燃液体 
510.冷却着火油罐的供水强度为 。( C ) 
A. 0.2 L/s.m 
B.0.4L/s.m 
C.0.6L/s.m 
D.0.5L/s.m 
511.空气泡沫枪的混合液进口压力不应小于 ×104Pa。( A ) 
A.35 
B.40 
C.45. 
D.50 
512.高倍数泡沫灭火应在 min内充满保护空间。( D ) 
A.20 
B.15 
C.10 
D.5 
513.高层民用建筑室内自动喷水设备的消防用水量按 L/S 计算。( C ) 
A.20 
B.25 
C.30 
D.35 
514.灭火需用泡沫量包括 的泡沫量之和。( A ) 
A.扑灭储罐火和扑灭流散液体火 
B.移动装备和固定设施使用 
C.扑灭着火罐.流淌火和冷却邻近罐 
D.灭火和冷却 
515.某木材堆场发生火灾,燃烧面积约2000 m2,其设计消防用水量为45L/S,若灭火用水供给强度0.2 L/S .m2,则火场实际用水量为 L/S。(B) 
A、45 
B、400 
C、355 
D、455 
516.一有固定冷却系统的液化石油气储罐着火,其冷却水供给强度为 L/S .m2。(C) 
A、0.1 
B、0.12 
C、0.15 
D、0.20 
517.采用普通蛋白泡沫灭油罐火,进攻时间按5min计算,其灭火用水常备量按 min考虑。(D) 
A、5 
B、10 
C、20 
D、30 
518.地上、半地下以及地下无覆土的卧式罐的燃烧面积按不超过 m2计算。(C) 
A、300 
B、350 
C、400 
D、450 
519.抗溶性泡沫灭火时间不应超过 min,泡沫液的储存应按30min计算。(B) 
A、5 
B、10 
C、20 
D、30 
520.某消防车利用双干线并联供带架水枪用水,每条干线长度为5 
条F65mm胶里水带,带架水枪流量为10L/S,则水带并联系统的压力损失为 ×104pa。(B) 
A、3.6 
B、4.4 
C、5.2 
D、6.3 
521.扑救一、二、三级耐火等级的丙类火灾危险厂房和库房,三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物火灾,灭火用水供给强度为 L/S .m2 。(B) 
A、0.1-0.15 
B、0.15-0.25 
C、0.1-0.25 
D、0.12-0.2 
522.一支F19mm水枪,当有效射程为15m时,其控制周长按 米计算。(B) 
A、8-10 
B、8-15 
C、10-15 
D、10-20 
523.某单层木材加工厂发生火灾,燃烧面积约200 m2,若火场用水供给强度为0.2 L/S .m2,每支水枪流量为6.5 L/S,则火场需水枪数量为 支。(C) 
A、5 
B、6 
C、7 
D、8 
524.有一条F300mm的环状消防管道,管道常压不低于20×104pa ,若火场上每辆消防车出水量13L/S,估算该管道上能停靠的消防车数量为 辆。(B) 
A、7 
B、8 
C、9 
D、10 
525.消防车水泵出水压力为100×104pa,用F65mm的胶里水带双干线供水,供应两支F19mm水枪用水,水枪有效射程为15m,标 高 差 为 0 
,则消防车最大接力供水距离为 条水带。(A) 
A、59 
B、60 
C、61 
D、62 
526.某一油池着火,燃烧面积约400 m2,现使用 CP10型泡沫车灭火,最大泡沫供给量为200 L/S ,若泡沫灭火供给强度为1.25 L/S .m2 ,则火场需用泡沫车数量为 辆。(B) 
A、2 
B、2.5 
C、3 
D、3.5 
527.某火场使用F65mm胶里水带供一支PQ8型泡沫枪灭火,当消防车水泵出口压力为70×104pa,泡沫枪进口压力为50×104pa,火场比水源地高10m,则其最大供泡沫距离为 条水带。(A) 
A、6 
B、7 
C、8 
D、10 
528.某一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其室内设计消防用水量为60L/s,某日发生火灾,火场燃烧面积达到了2000m2,若灭火用水供给强度为 0.15L/s.m2,则火场实际需要移动设备补充供水量为 。( D) 
A.34L/s 
B.300L/s 
C.360L/s 
D.240L/s 
529.某木材堆场发生火灾,燃烧面积约3000m2,其设计消防用水量为45L/s ,若灭火用水供给强度为0.2L/s.m2,每辆消防车的供水量为30L/s,则火场需要供水消防车 。( B) 
A.20辆 
B.19辆 
C.18辆 
D.16辆 
530.某一液化石油气球罐区,球罐直径均为12米,某日因遭雷击,固定冷却系统损坏,并造成一只球罐着火,距着火罐20米范围内的邻近罐有3只,则火场消防用水量为 。( A) 
A、90L/s 
B、135L/s 
C、226L/s 
D、157L/s 
531.某一油罐区,固定项立式罐的直径均为10米,某日因遭雷击,固定冷却系统损坏,其中一只储罐着火,并造成地面流淌火,距着火罐壁15米范围内的邻近罐有3只,若采用普通蛋白泡沫灭火,泡沫混合液量为48L/s ,采取移动式水枪冷却,着火罐及邻近罐冷却供给强度分别为0.6L/s.m2和0.35L/s.m2。则火场消防用水量为 。(D) 
A.45.12L/s 
B.18.84L/s 
C.10.99L/s 
D.74.95L/s 
532.某一油罐区,固定顶立式罐的直径为14米。某日因遭雷击,固定冷却系统损坏,其中一只储罐着火,呈敞开式燃烧,并造成地面流淌火约80m2,若采用普通蛋白泡沫及PQ8型泡沫枪灭火,(当进口压力为70×104Pa时,PQ8型泡沫枪的泡沫量为50L/s,混 合 液 量为8L/s),泡 沫 灭 火供给强度为1L/s.m2,则需用的泡沫液量为 。( D ) 
A.5.86吨 
B.3.45吨 
C.4.82吨 
D.5.19吨 
533.抗溶性泡沫灭火的时间不应超过 。(A) 
A.5min 
B.6min 
C.8min 
D.10min 
534.在高倍数泡沫应用计算公式N=V/5q中,N指的是 。(A) 
A.高倍数泡沫产生器的数量; 
B.保护空间需用高倍数泡沫混合液量; 
C.需要保护的空间体积; 
D.每只高倍数泡沫产生器的泡沫产生量。 
535.有一条水带干线,长度为4条Φ65mm胶里水带,流量为10L/s ,则水带串联系统的压力损失为 。( C) 
A.10×104Pa; 
B.12×104Pa; 
C.14×104Pa; 
D.16×104Pa。 
536.某消防车利用双干线并联向带架水枪供水,每条干线的长度为5条Φ65mm胶里水带(Φ65mm胶里水带的阻抗系数为0.035),带架水枪流量为10L/s,则水带并联系统的压力损失为 。( B) 
A.4.025×104Pa; 
B.4.375×104Pa; 
C.4.325×104Pa; 
D.4.335×104Pa。 
537.某消防车使用单干线利用分水器供水,出2支Φ19mm,干线长度为5条Φ90mm胶里水带,每支工作水带为2条Φ65mm胶里水带,2支水枪的总流量为13L/s,则混合系统的压力损失为 。(B) 
A.9.05×104Pa; 
B.9.72×104Pa; 
C.9.88×104Pa; 
D.9.43×104Pa。 
538.火场常用Φ19mm水枪,有效射程为15m,流量为6.5L/s。当建筑物内可燃物数量较多(火灾荷载密度≤50kg/m2)时,每支水枪控制面积可按 计算。(B) 
A B1 
B B2 
C B3 
D B4 
564.建筑内部的配电箱,不应直接安装在低于( A) 级的装修材料上。 
A B1 
B B2 
C B3 
D B4 
565.照明灯具的高温部位,当靠近非(A) 级装修材料时,应采取隔热. 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灯饰所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1 级。 
A A 
B B 
C C 
D D 
566.公共建筑内部不宜设置(C ) 级装饰材料制成的壁挂.雕塑.模型. 标本,当需要设置时,不应靠近火源或热源。 

B1 

B2 

B3 

B4 
567.地上建筑的水平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门厅,其顶棚装饰材料应采用A 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 A ) 级的装修材料。 
A B1 
B B2 
C B3 
D B4 
568.消防控制室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 顶棚.墙面应为( A ) 级,地面为B1 级。 
A A 
B B 
C C 
D D 
569.建筑物内厨房的顶棚.墙面.地面等部位应采用( A)级装修材料。 
A A 
B B 
C C 
D D 
570.经常使用明火的餐厅.科研试验室内所使用的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除A 级外,应比同类建筑物的要求高( A )级。 
A一 
B二 
C三 
D四 
571.消防电梯轿厢内周围采用的装修材料不低于( A)级。 
A A 






572.决定建筑构件稳定性的因素一共有(C )种。 
A 8 
B 9 
C 10 
D66 
573.受力状态的稳定性的是( A ) 
A轴心受压 
B小偏心受压柱 
C大偏心受压柱 
D离心受压柱 
574.下列构件中受热后构件稳定性的是(D) 
A普通碳素钢 
B冷加工钢 
C预应力构件 
D普通低合金钢 
575.混凝土构件,表面受热达到一定温度后,会发生块状爆炸性脱落现象,称为混凝土的(D) 
A 崩塌 
B 爆燃 
C 爆炸 
D爆裂 
576.建筑构件燃烧后,其截面积越来越小,承载力不断(C )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D抛物线型变化 
577.当构件自身承载能力(C )有效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构件破坏而失去稳定性。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确定 
578.轰燃会使室内的温度和压力突然(C ),爆炸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 
A降低 
B不变 
C升高 
D不确定性变化 
579.当混凝土结构表面温度达到( B )℃左右时,其内部深层温度依然很低,灭火用水射到混凝土结构表面急剧冷却,使表面混凝土中产生很大的收缩应力,造成构件表面出现很多由外向内的裂缝,使结构产生严重破坏,降低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A750 
B300 
C400 
D500 
580.当混凝土结构温度超过(D )℃以后,从中游离的 CaO遇到喷射的水,发生熟化,生成Ca(OH)2,体积迅速膨胀,造成混凝土强度急剧下降,其稳定性也随之下降。 
A750 
B300 
C400 
D500 
581.灭火用水喷射到建筑构件上,会产生一定的(B), 这种冲击力会导致墙面.吊顶等脱落,也会导致一些本来就不很稳定的构件变形.倾斜至倒塌。 
A打击力 
B冲击力 
C离心力 
D扩散力 
582.在用水扑救火灾荷载较大的楼层火灾时,如仓库火灾。未燃烧的物资会吸收大量的灭火用水,增加其重量。当重量超过( B )的承重能力时,楼板就会被压塌,稳定性被破坏。 
A门框 
B楼板 
C墙壁 
D天花板 
583.在我国防火设计中,构件的(C )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等级的主要指标 
A稳固程度 
B 耐压极限 
C耐火极限 
D耐温极限 
584.承重构件的(C )是结构能否于火灾中保持稳定而不倒塌的唯一保证 
A稳固程度 
B 耐压极限 
C耐火极限 
D耐温极限 
585.室内火灾在初期和发展阶段,室内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与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温度随(B)的变化比较接近。 
A压力 
B时间 
C空间 
D面积 
586.当建筑火灾的燃烧时间超过承重构件的(C)时,建筑结构就要失去稳定性,就有倒塌的可能。 
A稳固程度 
B 耐压极限 
C耐火极限 
D耐温极限 
587.下列不属于建筑物稳定性被破坏的征兆的是:(D) 
A墙体.梁.楼板产生了裂缝 
B墙体.梁.柱发生了倾斜或倒塌 
C墙体.顶板表面严重脱落 
D墙体.顶板发生变色 
588.防火分区:是指采用耐火性能较好的墙壁.楼板.防火门.防火卷帘等构件划分出的,能在一定(A)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 
A时间 
B空间 
C面积 
D压力 
589.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防火分区间最大允许长度为(B )米 
A100 
B700 
C750 
D250 
590.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B )平方米 
A7500 
B2500 
C3000 
D3500 
591.三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防火分区间最大允许长度为( A )米 
A 100 
B 700 
C 750 
D250 
592.三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C )平方米 
A 1000 
B 6600 
C6700 
D6800 
593.三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每层允许的最多的层数为:( A ) 
A5 
B 6 
C 7 
D8 
594.四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每层允许的最多的层数为:( B ) 
A1 
B2 
C3 
D4 
595.四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防火分区间最大允许长度为(C )米 
A40 
B50 
C60 
D70 
596.四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B )平方米 
A500 
B600 
C700 
D800 
597.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面积是以建筑面积计算的,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一类建筑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应超过( B )平方米 
A 500 
B 1000 
C 7000 
D7500 
598.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面积是以建筑面积计算的,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二类建筑 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应超过(C )平方米 
A 500 
B 1000 
C 7000 
D7500 
599.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面积是以建筑面积计算的,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应超过( A )平方米 
A 500 
B 1000 
C 7000 
D7500 
600下列不属于防火分隔物中的水平分隔物的是( D ) 
A防火墙 
B防火门 
C防火窗 
D防盗门
601.下列不属于防火分隔物中的竖向分隔物的是( A )  
A耐火楼板  
B窗间墙  
C封闭楼梯间  
D防烟楼梯  
602.不属于确定防火间距的基本原则有( D )  
A考虑热辐射作用  
B满足灭火作战实际需要  
C考虑节约用地  
D考虑经济需求  
603.单层.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和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A )米。  
A6  
B7  
C8  
D9  
604.单层.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和三级耐火等级建筑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B )米。  
A6  
B7  
C8  
D9  
605.单层.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和四级耐火等级建筑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D )米。  
A6  
B7  
C8  
D9  
606.单层.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和三级耐火等级建筑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C )米。  
A6  
B7  
C8  
D9  
607.单层.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和四级耐火等级建筑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D )米。  
A7  
B8  
C9  
D10  
608.单层.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四级耐火等级建筑和四级耐火等级建筑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A )米。  
A67  
B68  
C69  
D70  
609.防烟分区:是指采用挡烟垂壁.墙壁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 B )cm 的梁面划分的防烟空间。  
A40  
B50  
C60  
D70  
610.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超过( A )m 的房间,应划分防烟分区。  
A6  
B7  
C8  
D9 
611.防烟分区划分构件不包括( D )  
A挡烟隔墙。  
B挡烟梁。突出顶棚不小于50cm 的数值。  
C挡烟垂壁。用不燃材料制成, 从顶棚下垂不小于50cm 的固定或活动的挡烟设施。  
D可以打开的窗口。  
612.防烟分区的划分方法不包括:( D )  
A按用途划分,如厨房.客房.办公室等。  
B按面积划分为若干个基准防烟分区。  
C按楼层划分。  
D按耐火等级划分  
613.疏散楼梯的平面布置不应该遵循以下哪些原则:( D)  
A疏散楼梯宜设置在标准层的两端;  
B疏散楼梯宜靠近电梯设置;  
C疏散楼梯宜靠外墙设置  
D疏散楼梯宜在建筑中间设置  
614.安全出口疏散的竖向布置应该遵循以下哪些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D )  
A疏散楼梯应上下直通;  
B应避免不同的人流路线相互交叉;  
C设置可供临时避难使用的安全区域。  
D应设置人流交叉的疏散通道  
615.不属于安全出口中直通室外地平面的门的设置原则是:( D )  
A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B供人员疏散使用的门,不应采用悬吊门.推拉门,严禁采用旋转门;  
C当门开启时,门扇不应影响人员的紧急疏散  
D可以使用防盗门  
616.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且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250 人。容纳人数超过( 2000人 ) 人时,其超过的部分,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 人。  
A1000  
B7500  
C3000  
D4000  
617.体育馆观众厅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且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 B )人  
A100-300  
B400-700  
C800-1000  
D1000-6700  
618.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B )个。  
A1  
B2  
C3  
D4  
619.敞开楼梯间,是指(C)面有墙围护,面向走道一侧敞开的楼梯间。  
A一  
B二  
C三  
D四  
620.高层建筑中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 B)级防火门。  
A甲  
B乙  
C丙  
D丁 
621.不属于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的是(D)  
A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B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C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D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们可以为丁级防火门。   
622.防烟楼梯间是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前室或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 间的门为(B )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A甲  
B乙  
C丙  
D丁  
623.不属于防烟楼梯间的适用范围的是( D )  
A高层塔式住宅;  
B一类高层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32m 的二类高层建筑(单元式.通廊式除外);  
C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  
D超过十层的通廊式住宅;  
624.当室外楼梯作为辅助防烟楼梯间使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楼梯及每层出口平台应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 1h;  
B在楼梯周围2m 范围内的墙上,除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不应正对梯段;  
C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m,倾斜角度不宜大于45°,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1m。  
D楼梯及每层出口平台可以用可燃材料制作。  
625.避难层的类型不包括( D )  
A敞开式避难层  
B半敞式避难层  
C封闭式避难层  
D圆形避难层  
626.建筑高度超过(C )m 的公共建筑,应设避难层  
A60  
B70  
C100  
D670  
627.避难层的设置,自建筑物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 15 )层。  
A70  
B71  
C72  
D73  
628.避难层宜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C )h 的隔墙和2h 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四周分隔开,楼板上宜设隔热层;  
A1  
B2  
C3  
D4  
62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消防电梯必须在避难层停靠  
B避难层应设有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  
C避难层应设独立的防烟设施  
D避难层可以不设置固定灭火系统  
630.建筑高度超过( A )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 的公共建筑,宜设屋顶直升机停机坪。  
A100  
B750  
C300  
D400  
631.消防电梯的设置范围不包括:(B )  
A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B高度超过23m 的其他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C塔式住宅;  
D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  
632.建筑高度超过( A )m 且设有电梯的高层厂房及建筑高度超过32m 的高层库房。  
A32  
B33  
C34  
D35  
633.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 1500 )m2 时,应设一台消防电梯。  
A1000  
B 7000  
C7500  
D2500  
634.当每层建筑面积大于7000㎡时,但不大于4500㎡时,应设(B )台消防电梯。  
A1  
B2  
C3  
D4  
635.下列关于消防电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他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h 的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  
B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  
30m 的通道通向室外  
C消防电梯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但合用前室的门不能采用防火卷帘  
D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1000kg  
636. 下列关于消防车道的设置条件说法错误的是:(B )  
A工厂.仓库应设消防车道,当占地面积较大时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B易燃.可燃材料露天堆场区, 液化石油储罐区,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应设有消防车道或可供消防车通行的且宽度不小于10m 的平坦空地。  
C高架仓库周围宜设环形消防车道,有困难时,沿两个长边设。  
D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7500 个座位的会堂和占地面积超过3000m2 的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宜设环形消防车道。  
637.建筑物沿街部分长度超过(C )m 或总长度超过275m 时,均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A80  
B100  
C700  
D750  
638.高层建筑的内院或天井,当其短边长度超过(  B)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  
A75  
B24  
C28  
D32  
639.高层民用建筑周围,应设( A ),有困难时,可沿高层的两个长边设。  
A环形消防车道  
B条状消防车道  
C枝状消防车道  
D放射状消防车道  
640.消防车道的尺寸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D )  
A《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5m,道路上空遇有管架.栈桥等障碍物时,净高不小于4m;  
B《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净高不应小于4m。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洞时,其净高.净宽不应小于4m。  
C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面积不小于67m*67m 或70m*70m 或73m*73m的回车场。  
D《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小区楼数少于3栋的可以不设消防车道。 
641.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洞时,其净高.净宽不应小于(B )m。  
A3  
B4  
C5  
D6  
642.消防车道距建筑物外墙宜大于(B )m,防止建筑物构件火灾时塌落影响消防车作业。  
A4  
B5  
C6  
D7  
643.建筑处于火灾应急状态时,为了确保安全疏散和火灾扑救工作的成功,担负向消防应急用电设备供电的独立电源,称为( A )  
A消防应急电源  
B配电部分  
C消防用电设备  
D UPS不间断电源  
644.在安全疏散期间,为防止疏散通道骤然变暗就要保证一定的亮度,以抑制人们心理上的惊慌,确保疏散安全。以显眼的文字.鲜明的箭头标记指明疏散方向,引导疏散的信号标记的照明,叫做( A )。  
A疏散指示标志  
B应急指示牌  
C疏散牌  
D指示牌  
645.在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超过(C )m的内走道,般应该设置疏散指示标志。  
A5  
B10  
C75  
D40  
646.照度的单位是(C ):  
A牛顿  
B帕斯卡  
C勒克斯  
D兆帕  
647.供人员疏散的疏散指示标志,在主要通道上的照度不低于(B )lx  。  
A0.4  
B0.5  
C0.6  
D0.7  
648.58.疏散指示标志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在走道,设在墙面或顶棚下。  
B在厅.堂,设在顶棚或墙面上。  
C在楼梯口.太平门一般设在门口上部。  
D疏散指示标志灯一般设在距地面不超过2m的墙上。  
649.出口标志多装在出口门上方,门太高时,可装在门侧口。为防烟雾影响视, 其高度以(C ) m 为宜,  
A1-1.5  
B1.5-2.0  
C2-2.5  
D2.5-3  
650.指向标志可安在墙上或顶棚下,其高度在人的平视线以下,地面( A )m 以上为最佳。  
A1  
B2  
C3  
D4  
651.设置应急照明的照度应为该区工作照明照度的10%以上。具体数值,可视环境条件而定,最大为 ( B )  
A10%-30%  
B30%-50%  
C50%-60%  
D 60%-80%  
652.火灾报警按钮和消防设施处的照度,要使人们容易找到。我国规范要求的最大视看距离为( B )m。  
A10  
B75  
C30  
D40  
653.( B )是火灾信息处理和报警识别与控制的核心,最终通过联动装置实施对消防设备的联动控制和灭火操作。  
A火灾探测器  
B火灾报警控制器,  
C联动模块与控制模块  
D控制装置  
654.按响应火灾参数不同,火灾探测器一般分成(B)种类型。  
A四  
B五  
C六  
D七  
655.每个防火分区设置的手动报警器最大距离不应大于(B )米。  
A75  
B30  
C40  
D50  
656.通用火灾报警器可以按照其特点用作各种类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中心控制器,完成以下除了哪项之外的其他功能。(C )  
A火灾探测和故障判断  
B火灾报警  
C火灾扑救  
D灭火控制及信息通讯传输  
657.区域报警器的检查方法是用火灾探测器试验器向探测器施加模拟信号,观察显示器 工作情况,并用( D )消除声报警信号。  
A自动  
B机动  
C其他  
D手动  
658不属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制显示功能有:( D )  
A控制系统的启.停;  
B显示报警阀.电磁阀及水流指示器的动作情况;  
C显示消防泵的工作故障状态。  
D显示启泵按钮启动位置;  
659.不属于消防控制设备对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功能有:( A )  
A增加给水系统的流量  
B显示启泵按钮启动位置;  
C显示泵的工作.故障状态  
D控制消防泵的启.停;  
660.消防控制设备对有管网的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显示功能在延时阶段,应能自动关闭防火门.窗,停止通风.(B )系统。  
A电力  
B空调  
C水网  
D照明  
661.火灾确定后,消防控制设备对联动控制对象的功能关闭有关部位的防火门,防火卷帘,并接收其(C )信号;  
A警报  
B控制  
C 反馈  
D指令 
662.消防报警装置控制程序应符合的要求二层或二层以上楼层发生火灾,宜先接通( A )  
A着火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  
B着火层;  
C着火层上层;  
D着火层下层;  
663.下列不属于对消防控制室消防通信设备的要求的是(C )  
A消防控制室与值班室.消防水泵房.配电室.通风空调机房.电梯机房,区域报警控制器显示处及气体灭火系统应急操作装置处,均设置固定的对讲电话。  
B手动报警按钮处宜设置对讲电话插孔。  
C消防控制室可以不设置外线电话,可以由其他人转接。  
D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  
664.消火栓箱是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成套定形产品,它是建筑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构成一般不包括:(B )  
A箱体  
B消火栓扳手  
C水枪  
D水带  
665.消防竖管的布置要保证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被保护区内任意一点。对于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  ( D )m,体积小于或等于5000立方米的库房,可以采用保证一支水枪充实水柱到达被保护区任意一点。  
A76  
B22  
C23  
D24  
666.室内管网上应该设置必要的阀门将管路分段,某段损坏停止使用的消火栓一层不能超过(C )个。  
A3  
B4  
C5  
D6  
667.消防水箱应贮存( A )分钟消防用水量。  
A10  
B75  
C30  
D40  
668.当室内消防用水量不超过25L/s 时,水箱消防储水量可以不超过( B )m3;  
A10  
B67  
C69  
D71  
669.高层建筑中的消防水箱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73立方米, 二类公共建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7m3,二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C )立方米。  
A4  
B5  
C6  
D7  
670.消防水泵应设有备用泵,其工作能力不小于一台主泵,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超过( B )L/s 的工厂仓库,七至九层的单元式住宅可以不设备用泵。  
A75  
B25  
C 30  
D35  
671.高层工业建筑,高架库房和甲乙类生产厂房内消火栓间距不应超过( C )m  
A10  
B75  
C30  
D40  
672.高层民用建筑室内消火栓间距应不超过(C )m  
A10  
B75  
C30  
D40  
673.如果指挥员清楚建筑的室内消火栓设计用水量,同时可打开使用的消火栓数,就是用消火栓设计用水量,除以每支74mm 口径水枪流量( D )L/s,便可得知。  
A2  
B3  
C4  
D5  
674.对建筑室内最不利消火栓处充实水柱的要求一般普通建筑消火栓系统充实水柱不得小于( A )m。  
A7  
B8  
C9  
D10  
675.对建筑室内最不利消火栓处充实水柱的要求甲乙类厂房.超过六层的普通民用建筑.超过四层的厂房和库房内消火栓系统的充实水柱不得小于( D )m。  
A7  
B8  
C9  
D10  
676.对建筑室内最不利消火栓处充实水柱的要求高层工业建筑.  高架库房消火栓系统的充实水柱不得小于(B )m。  
A10  
B68  
C70  
D72  
677.对建筑室内最不利消火栓处充实水柱的要求高层民用建筑高度在(C )m 以下时,要求消火栓系统充实水柱不得小于10m;100m以上时不得小于68m。  
A50  
B80  
C100  
D670  
678.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形式不包括:( D )  
A地上式消火栓  
B地下式消火栓  
C消防水鹤  
D消防给水口  
679.地上式消火栓主体部分露出地面并涂成(C )色,目标明显,好找好用。  
A黄  
B白  
C红  
D红白相间  
680.低压消火栓的保护半径采用( A )m  
A700  
B750  
C250  
D300 
681.一般高压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为( A )m。  
A100  
B750  
C250  
D300  
682.考虑到消火栓的保护半径和城市街坊的布置情况,低压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超过( B)m。  
A100  
B670  
C250  
D300  
683.高压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超过(B )m。  
A50  
B60  
C70  
D80  
684.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宽度超过(B )m 的道路,为避免水带穿越道路影响交通或被车辆轧压,宜将消火栓在道路两侧布置,为方便使用,十字路口应设有消火栓。  
A50  
B60  
C70  
D80  
685.消火栓距路边不应超过两米,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B )m。  
A4  
B5  
C6  
D7  
686.室外消火栓应沿高层建筑均匀布置,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大于  ( C )m  
A75  
B30  
C40  
D50  
687供消防车加水往水泵接合器供水的消火栓,距水泵接合器的距离不能超过( C )m。  
A75  
B30  
C40  
D50  
688.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管网,当消防用水量不超过(  C)L/s 时,为节约投资可布置成枝状。  
A68  
B69  
C70  
D71  
689.设置室外消火栓的消防给水管道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A)mm。  
A100  
B670  
C250  
D300  
690.为保证环状给水管网的水源,向环状管网输水的输水管不应少于( B )条。  
A一  
B二  
C三  
D四  
691.为保证消防用水,环状管网上应设置消防分隔阀门,将其分成若干个独立段。两阀门之间的管段上的消火栓数量不宜超过( B )个。  
A4  
B5  
C6  
D7  
692.开式自动喷水系统不包括( D )  
A雨淋灭火系统  
B水幕系统  
C水喷雾系统  
D预作用系统  
693.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测试中的末端泄水测试末端泄水管直径不应小于( B )mm;  
A75  
B25  
C30  
D35  
694.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测试中的末端泄水测试,末端泄水关闭时静压值不得低于( A )Mpa  
A0.05  
B0.06  
C0.07  
D0.08  
695.火灾状态(阀门打开时,消防泵运行)末端泄水打开时,压力表值不应小于(A )MPa。  
A 0.1  
B 0.2  
C0.3  
D0.4  
696.对于轻.中危险级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任意四个喷头组成的保护面积的平均喷水强度不应大于或小于规范(标准为中危级6L/min•m2,轻危级为3L/min•m2)要求的( B )%。  
A10  
B75  
C30  
D40  
697.《规范》规定用于防护系统的喷头压力不得小于0.2MPa,用于灭火时不得小于(C )MPa。  
A 0.1  
B 0.2  
C0.3  
D0.4  
698.水喷雾灭火系统用于灭火时,响应不应大于( C )s,  
A35  
B40  
C45  
D50  
699.水喷雾灭火系统用于液化气生产贮存防护时,不应大于( B )s  
A50  
B60  
C70  
D80  
700.水喷雾灭火系统用于其他系统防护时,不应大于( C )s。  
A 100  
B750  
C300  
D400 
701.泡沫灭火系统按照安装使用方式不包括(C )  
A固定式  
B半固定式  
C组合式  
D移动式  
702.泡沫灭火系统按泡沫发泡倍数不包括( D )  
A低倍  
B中倍  
C高倍  
D组合  
703.液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组成不包括( B )  
A水源  
B射压枪  
C消防泵  
D泡沫液供应源  
704.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产生器设置数量储罐直径小于10m时,应设置产生器( A )个。  
A1  
B2  
C3  
D4  
705.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产生器设置数量储罐直径在10-75之间时,应设置产生器(B )个。  
A1  
B2  
C3  
D4  
706.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产生器设置数量储罐直径在75-25之间时,应设置产生器(C )个。  
A1  
B2  
C3  
D4  
707.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产生器设置数量储罐直径在26-35之间时,应设置产生器(C )个。  
A1  
B2  
C3  
D4  
708.移动泡沫灭火系统组成不包括:( A )  
A移动水炮  
B水带  
C泡沫钩枪  
D消防泡沫车  
709.泡沫混合液输送量,用(C ) 表示  
A、L/m  
B、L/h  
C、L/s  
D、L/d  
710.总储量大于.等于(B )m3 独立的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  
A400  
B500  
C 600  
D700  
711.当采用平衡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器时,泡沫液的进口压力应大于水的进口压力,但其压差不应大于( B )Mpa  
A0.1  
B0.2  
C0.3  
D0.4  
712.储罐区泡沫液的总储量除按规定的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 B )数量和连续供给时间计算外, 应增加充满管道的需要量。  
A泡沫钩管  
B泡沫枪  
C泡沫发生器  
D泡沫吸管  
713.采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时,除设置固定式泡沫灭火设备外,同时还应设置泡沫软管.泡沫枪和泡沫消防车等( B )泡沫灭火设备。  
A固定式  
B 移动式  
C半固定式  
D综合式  
714.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测试,在采取固定式泡沫灭火设备的基础上,利用消防车一边从( C )吸水,一边通过预留接口往里输送混合液,然后观察所产生泡沫的效果。  
A消火栓  
B水池  
C水源  
D水槽  
715.烟烙尽灭火系统是美国ANSUL 公司开发研制的惰性气体灭火系统,以氮气 .( B ).二氧化碳三种惰性气体的混合物作为灭火介质。  
A氖气  
B氩气  
C氙气  
D氪气  
716.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若代替卤代烷6801 灭火系统,其灭火剂重量约增加 ( C )%,储存容器数量增加约30%。  
A50  
B60  
C70  
D80  
717.( C )气体灭火系统, 指喷头均匀布置在保护房间的顶部,喷射的灭火剂能在封闭空间内迅速形成浓度比较均匀的灭火剂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并在灭火必需的“浸渍”时间内维持灭火浓度,即通过灭火剂气体将封闭空间淹没实施灭火的系统形式。  
A开放式  
B封闭式  
C 全淹没  
D半淹没  
718.手持软管灭火系统由盘管轮或架.软管.( D )等组成。  
A推车  
B容器  
C罐子  
D喷嘴  
719.手持软管气体灭火系统是由( B )控制.操作实施灭火,灭火方式类似于推车式灭火器。  
A、 CPU  
B、人  
C、电脑  
D、核心处理器  
720.总储量大于.等于( B )立方米的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应设置泡沫泵站。  
A100  
B750  
C300  
D400 
721.泡沫泵站与保护对象的距离不宜小于(B )m  
A75  
B30  
C40  
D50  
722.泡沫泵站与保护对象的距离应满足在泡沫消防泵启动后,将泡沫混合液或泡沫输送到最远保护对象的时间不宜大于(B )分钟。  
A5  
B6  
C7  
D8  
723.泡沫泵宜选用特性曲线平缓的离心泵,当选用环泵式比例混合器,泵的设计流量应为计算流量的( A )倍。  
A1.1  
B1.2  
C1.3  
D1.4  
724.泡沫消防泵.给水管道应该涂( A )色  
A绿  
B红  
C黄  
D白  
725.采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时,除设置固定式泡沫灭火设备外,哪些不属于应设置 移动式泡沫灭火设备( A )  
A泡沫钩管  
B泡沫软管  
C泡沫枪  
D泡沫消防车  
726.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若代替卤代烷6801 灭火系统,其灭火剂重量约增加 70%,储存容器数 量增加约( B )% 。  
A75  
B30  
C40  
D50  
727.灭火系统按管网的布置分类不包括哪些系统(B )  
A组合分配灭火系统  
B多样化灭火系统  
C单元独立灭火系统  
D无管网灭火系统  
728.气体灭火系统的组成部分不包括(C )  
A储存装置  
B启动分配装置  
C灭火装置  
D监控装置  
729.卤代烷灭火剂贮存器内的压力, 不得小于设计压力的( D )%。  
A60  
B70  
C80  
D90  
730.每年应对气体灭火系统进行( B )次全面检查  
A1  
B2  
C3  
D4  
731.对气体灭火剂贮存容器逐个进行称重检查,灭火剂净重不得小于设计量的 ( D )%。  
A70  
B 55  
C 75  
D95  
732.灭火救援业务训练的基本原则不包括:(C )  
A训战一致原则  
B从偏从怪原则  
C分类施训原则  
D正规系统原则和训养一致原则  
733.灭火救援业务训练的基本原则不包括:(B )  
A训战一致原则  
B从简从易原则  
C分类施训原则  
D正规系统原则和训养一致原则  
734.组训的形式不包括:(C )  
A按建制训练  
B按岗位分训  
C按兵员分训  
D基地训练  
735.组训方法不包括:( D )  
A讲授法  
B演示法  
C示教作业  
D分组实训法  
736.演示不包括( A )  
A人物演示  
B实物和模型演示  
C图像演示  
D动作演示  
737.示教作业通常组织实施的程序不包括:(B )  
A作业准备  
B作业构想  
C作业实施  
D作业讲评  
738.组训的要求不包括:( A )  
A与训练条件相适应  
B与训练内容相适应  
C与训练对象相适应  
D与训练设施相适应  
739.训练的手段不包括哪些:(C )  
A利用现有器材装备训练  
B利用建(构)筑物训练  
C利用公共建筑进行训练  
D利用电教设备教学训练  
740.模拟灭火过程通常采用的方法不包括(C )。  
A数学  
B物理模拟  
C多元化模拟  
D混合模糊模拟 
741.训练综合计划不包括( D )  
A年度训练计划  
B季度训练(阶段)计划  
C月训练计划  
D日训练计划  
742.年度训练计划,通常由( B ),在上年度训练结束时,新年度开训前制定下达。  
A部局  
B总队  
C支队  
D大队  
743.周训练计划,通常由消防( D )的主管亲自制订  
A总队  
B支队  
C大队  
D中队  
744.演习通常报上级审批,其他专项计划一般由( B )主管审批后报上级备案。  
A上级  
B本级  
C下级  
D其他  
745.( A )是实施训练的基础和前提  
A训练准备  
B训练开展  
C 训练总结  
D训练假想  
746.训练准备通常不包括(C )准备。  
A思想  
B组织  
C体能  
D授课  
747.训练动员,不包括( D )  
A年度开训动员  
B阶段训练动员  
C主要课目训练动员  
D年度总结动员  
748.组织准备是指根据训练任务和官兵的配备情况及其特点确保训练效果,其遵循的方式不包括:(C )  
A调整组训方式  
B区分教学任务  
C优化人员分配  
D加强教学力量  
749.授课准备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D )  
A教练员按分工进行备课  
B组织示教作业和示范作业  
C培训骨干人员  
D检查训练效果  
750.备课,是教练员为实施训练而进行的准备活动,是上好课的前提。通常是在教练员接受教学任务后进行。应做好的工作不包括:( C )  
A学习大纲和训练教材。  
B了解受训对象,选择训练方法  
C见习示教  
D 试讲.试教  
751.示教作业的程序一般不包括:( A )  
A示教作业假想  
B示教作业准备  
C示教作业实施  
D示教作业讲评  
752.作业实施进行的步骤通常不包括:(C )。  
A理论提示  
B教学示范和讲座研究  
C团体讨论  
D组织练习和归纳小结  
753.示范作业通常在示教作业后由( A )组织实施  
A教练员  
B指挥员  
C安全员  
D记录员  
754.示范作业一般全程连贯实施,也可分段实施。教练员在组织示范作业时,应把握的三个问题是不包括:(C )  
A示范作业前,应培训好示范分队(人员)  
B示范时要严密组织  
C示范作业时要保证安全  
D示范作业结束后要进行讲评  
755.训练保障是实施业务训练的重要基础,训练保障重点不包括( D)  
A保障训练人员和时间  
B保障训练装备器材  
C保障训练经费  
D保障训练环境  
756.(B )是训练过程的中心环节,是训练目的的根本途径。  
A训练准备  
B训练实施  
C训练完成  
D训练讲评  
757.训练实施通常的程序不包括( D )  
A授课(作业)准备  
B授课(作业)实施  
C课终(作业)讲评  
D授课(作业)表彰  
758.训练准备一般不包括:( D )  
A清点人数,检查学习用具.着装和器材及安全措施,进行动作练习时,还应组织活动身体。  
B宣布课目.目的.内容.方法.时间,并根据训练内容.气候和受训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训练要求  
C检查与学习前课知识技能,巩固已学成果。  
D对上次的训练教育成果进行表彰。  
759.训练实施中的战术分段作业通常的步骤不包括:( A )  
A情况假想  
B宣布情况  
C反复练习  
D小结讲评  
760.训练实施的要求通常不包括:( D )  
A突出重点.因人施教  
B启发诱导.精讲多练  
C循序渐进和保障安全  
D奖励先进 
761.普考是对训练对象.训练课目的全面考核;对士兵的普考由( D )或上级业务部门组织。  
A总队  
B支队  
C大队  
D中队  
762.年度训练成绩以( A )成绩为准。  
A普考  
B统考  
C抽考  
D调考  
763.公安消防部队要健全.完善以两级制为基础,两级制与(C )相结合的训练成绩评定标准。  
A两级制  
B三级制  
C四级制  
D五级制  
764.个人年度训练成绩评定标准,个人单课目训练成绩采取两级制评定的,其年度训练 成绩评定标准为: 优秀—训练课目成绩合格率为( D )%;  
A70  
B80  
C90  
D100  
765.个人年度训练成绩评定标准,个人单课目训练成绩采取两级制评定的,其年度训练成绩评定标准为:良好—训练课目成绩合格率不低于( C )%  
A70  
B80  
C90  
D100  
766.个人年度训练成绩评定标准,个人单课目训练成绩采取两级制评定的,其年度训练 成绩评定标准为:及格—训练课目成绩合格率不低于( B)%  
A70  
B80  
C90  
D100  
767.个人单课目训练成绩采取四级制评定的,其年度训练成绩评定标准为:  优秀—所有训练课目成绩均为良好以上,其中优秀率不低于( A )%。  
A50  
B 60  
C70  
D80  
768.本级年度合成训练成绩综合评定标准为:优秀—训练课目成绩合格率为(D)  
%;  
A70  
B80  
C90  
D100  
769.本级年度合成训练成绩综合评定标准为:良好—训练课目成绩合格率不低于(B )%;  
A70  
B80  
C90  
D100  
770.本级年度合成训练成绩综合评定标准为:及格—训练课目成绩合格率不低于 ( A )%  
A70  
B80  
C90  
D100  
771.下级单位(士兵)年度训练成绩综合评定标准为:优秀—所有单位(士兵)训练成绩均在良好以上,且优秀率不低于50%,或者所有单位(士兵)训练成绩均为及格以上,且优秀率不低于( A )%;  
A70  
B80  
C90  
D100  
772.下级单位(士兵)年度训练成绩综合评定标准为:良好—所有单位(士兵)训练成绩及格率不低于(B )%,且优良率不低于50%;  
A70  
B80  
C90  
D100  
773.下级单位(士兵)年度训练成绩综合评定标准为:及格—所有单位(士兵)训练成绩及格率不低于( A )%;  
A70  
B80  
C90  
D100  
774.总队.支队.大队.中队.班年度训练成绩综合评定标准为:优秀—本级年度合成训练成绩为优秀,其他(B )项成绩为良好以上,或者两项成绩为优秀,一项成绩为良好  
A一  
B二  
C三  
D四  
775.总队.支队.大队.中队.班年度训练成绩综合评定标准为:良好—本级年度合成训练成绩为优秀,其他两项成绩为及格以上,或者两项成绩为良好以上,( A )项成绩为及格以上;  
A一  
B二  
C三  
D四  
776.总队.支队.大队.中队.班年度训练成绩综合评定标准为:及格— (C )项成绩均为及格以上,或者本级年度合成训练成绩为良好以上,一项成绩为及格以上。  
A一  
B二  
C三  
D四  
777.体能训练的特点不包括:( D )  
A广泛性  
B经常性  
C针对性和艰苦性  
D趣味性和新奇性  
778.《大.中队警官体能训练内容和标准》规定:营.副团职男警官3 分钟俯卧 撑次数为(C )个。  
A75  
B30  
C40  
D50  
779.《大.中队警官体能训练内容和标准》规定:营.副团职女警官立定跳远标准为(C )米。  
A1  
B1.2  
C1.5  
D1.8  
780.体能训练通常以中队.班为单位,由( A )组织实施。  
A中队长  
B指导员  
C代理排长  
D装备技师 
781.常用的训练方法不包括:( D )  
A讲授法和示范作业  
B体会学习和连贯练习  
C集体学习和评比竞赛  
D奖励先进  
782.体能训练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C )  
A生理学  
B运动学  
C心理学  
D体能训练的内容  
783.课前准备,是指在进行体能训练前对场地器材的检查和身体准备活动,准备活动通常( A )分钟,冬季可适当延长时间,直到身体发热为止。  
A10  
B75  
C30  
D40  
784.体能训练的要求不包括:( D )  
A合理安排  
B严密组织  
C科学施训  
D力求实效  
785.高原缺氧地区是指海拔( C )米及其以上地区。  
A1000  
B7500  
C3000  
D4000  
786.高原缺氧训练在训练季节上,一般都安排在( C ) 月份。  
A1-3  
B4-6  
C6-8  
D9-67  
787.海拔愈高,空气愈稀薄,大气压力随之降低,大气中的氧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也因此下降,造成供氧不足的缺氧状态。如海拔3000 米.4000 米.5000  
米肺泡氧分压分别降低至海平面水平的55.6%.( C )%和32.0%。  
A22.7  
B32.7  
C42.7  
D52.7  
788.海拔增高,大气透明度加大,通常每升高100m,紫 外线强度增加( B )%,因而高海拔地区紫外线强度高,在紫外线长期作用下,颜面等暴露部位尤其是颧骨区出现日照性皮炎或红斑及色素沉着。  
A0.3  
B1.3  
C2.3  
D3.3  
789.平原人进入高原初的( B )d 内,肺活量降低,但呼吸频率明显增加,并与潮气量无关。  
A1-3  
B3-6  
C6-9  
D9-67  
790.训练能力下降与海拔高原的升高呈明显的( A )关系。  
A正比  
B反比  
C不相关  
D其他  
791.( B )是实施业务训练的重要基础  
A训练动员  
B训练保障  
C训练实施  
D训练讲评  
792.现场救护训练的目的不包括:( D )  
A挽救伤员的生命  
B防止伤情恶化  
C减轻伤痛,预防并发症  
D是伤员的身体素质增强  
793.救护训练通畅以班(组).中队为单位,由( A )组织实施。  
A中队长  
B指导员  
C代理排长  
D装备技师  
794.常用的训练方法不包括:( D )  
A理论讲授  
B示范作业  
C个人练习和班(组)练习  
D团队练习  
795.理论学习一般按理论备课.课目宣布.(B )理论讲授.作业考核的程序进行。  
A预习教材  
B阅读教材  
C精读教材  
D复习教材  
796.操作练习是在( C )的指导下,反复练习操作要领的过程,使受训者经过操作练习,掌握操作技巧和操作要领,达到熟练操作的训练效果。  
A中队长  
B指导员  
C教练员  
D安全员  
797.( B )是指有意识的对受训人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进行影响和调节的活动过程。  
A体能训练  
B心理训练  
C技能训练  
D综合训练  
798.战斗状态对消防人员的心理产生多种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D )  
A战斗开展比较顺利时,容易产生麻痹心理;  
B战斗受阻时,容易产生急躁心理;  
C当几次进攻.多次努力都未能奏效时,容易产生泄气情绪。  
D当进攻出现阶段性胜利时,容易产生沮丧心理。  
799.心理训练方法通常以中队为单位,由中队长或( A )组织实施。  
A指导员  
B代理排长  
C班长  
D装备技师  
800.心理训练常用的训练方法不包括:( B )  
A讲授法和灾害现场模拟训练  
B实地训练.夜间训练和高空训练  
C政治思想和条令条例教育  
D技能训练
801.心理训练通常是以班.( C )为单位,由中队长组织实施。一般按理论学习和操作练习两个步骤进行。 
A支队 
B大队
C中队 
D单兵 
802.( A )是开展训练的基础,是指导心理训练的依据。 
A理论学习 
B体能训练 
C技能练习 
D战术训练 
803.( C )训练要根据受训人员担负的灭火救援任务,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器材装备.不同训练对象,实施分类(级)训练。 
A体能 
B技能 
C心理 
D综合
804.建立心理训练档案是检验训练效果的基础工作。在档案中应记录训练前.训练中.训练后每个人的心理指标和( A )指标。
A生理 
B体能 
C技能 
D血液
805.心理指标和生理指标可通过( D ).询问.或测量(血压.心率.脉搏)的形式进行。
A医疗 
B检测 
C问答 
D观察
806.大(中)队警官技术训练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D ) 
A熟悉本队随车器材的主要性能及操作规程。
B熟悉本队各种消防车辆主要性能及灭火剂供给系统 的操作规程。
C熟悉通讯.照明等器材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D掌握医疗知识
807.下列不属于大中队警官技术训练的内容的是:( B )
A防护装备 
B医疗器材 
C救生器材 
D破拆器材
808.技术训练通常以班(组).中队为单位,由( A )组织实施。
A指导员 
B代理排长 
C中队长 
D装备技师
809.技术训练常用的训练方法不包括( A ):
A队列练习 
B随队训练 
C基地训练 
D个人练习
810.技术训练一般按理论学习和( D )练习两个步骤进行。
A技能 
B体能
C综合 
D操作
811.理论学习通常在操作( A )进行,是技术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 
A前 
B中 
C后 
D其他 
812.操作练习是受训者在( A )的指导下,反复练习操作要领的过程,是受训者掌握战斗技能的基本途径,是训练的基本环节。 
A教练员 
B卫生员 
C 安全员 
D指挥员 
813.操作练习的一般程序按( A )进行。 
A操作假想
B操作准备 
C操作实施 
D操作讲评 
814.技术训练的要求不包括( D ) 
A坚持全面训练 B突出重点训练 C坚持经常训练 D注重心理训练 
815.以各种形式展开的各种类型的战术训练,都是以( A )为背景设置的 
A实战 
B演习
C演练 
D六熟悉 
816.想定作业的内容包括:图上作业和( C )作业
A图纸 
B模型 
C沙盘 
D三维影像
817.想定作业就是设想一种灭火求援现场的景况,一般由( C )给出课题,显示火灾或灾害事故情况.特点.趋势及现场环境.可供使用的战斗力量.水源条件等,由受训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作出判断和处置。
A中队长 
B指挥员 
C教官 
D考官
818.实地演练的内容不包括:( D )
A假设情况演练 B重点单位演练 C训练基地演练 D纸上演练
819.( A )展开的优点是整体性强,战斗气氛浓,有利于组织整体的战术配合训练,增强协同应变能力。 
A演练
B二次演练 
C综合演练 
D其他演练 
820.训练步骤的内容不包括:( D ) 
A熟悉课题和理论提示 
B情况显示
C训练实施和小结讲评 
D奖励先进
821.指挥技能训练的特点不包括:( C )
A训练基础的理论性 
B训练内容的综合性
C训练方法的具体性 
D训练对象的层次性
822.指挥技能训练中的信息收集不保括:( D )
A来自消防指挥中心的信息
B来自火灾报警和询问火灾单位有关人员获得的信息
C火场观察.侦察得到的信息
D假想的指挥信息
823.情况判断必须在全面获取信息.综合分析情况.广泛听取意见.
缜密思考推敲的前提下作出的不包括下列( B )
A观察现场所得到的印象。
B别人唆使的行动情况
C听取汇报归纳的基本结论。 
D对潜在的.隐蔽的险情收集分析。
824. 方案制定是指挥员对情况判断定下倾向性意见后的实施计划。
方案制定必须科学合理,慎重可靠,包括的要素不包括( D )
A方案制定的主要依据。 
B方案涉及的核心内容。
C方案目标.方法.实施办法是否明确。 
D方案不需经过可行性论证
825.决策指挥是灭火救援指挥的实施环节。每一项措施在付诸实施以前,指挥员必须考虑相关因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决策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是否符合战术原则。
B决策措施是否科学合理,有操作性。
C决策措施是否反映出公安消防部队专业特征和装备优势。
D决策措施不用经过指挥员讨论认可,可直接报请总指挥部或上级领导批准。
826.由(B)全权负责整个灭火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
A、消防支队领导 
B、灭火总指挥员
C、全勤指挥部 
D、第一到场指挥员
827.火场指挥部一般情况下白天以 ,夜间以 为标志。(D)
A、红旗、警灯 
B、警灯、警灯 
C、专用标志旗、红灯
D、红旗、红灯
828.根据《消防法》的有关规定,抢险救援的组织指挥由(A)负总责。
A、政府部门 
B、消防部门 
C、公安机关 
D、事故单位
829.灭火救援指挥部在(A)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A、现场总指挥部 
B、地方政府
C、现场职务最高领导 
D、消防部门
830.在灭火现场指挥部成立后,副总指挥由以下人员担任。(C)
A、消防部门领导 
B、事故单位消防负责人 
C、由总指挥指定
D、地方政府分管消防的领导
831.通常情况下,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组织指挥分为哪五个层次。(B)
A、班、组、中队、大队、支队
B、班、中队、大队、支队、总队
C、组、中队、大队、支队、总队
D、班、组、大队、支队、总队
832.指挥部下设 、供水、宣传、调度、通信组及其他作战保障人员。(B)
A、救援 
B、作战 
C、警戒 
D、导调
833.大、中队灭火救援指挥机构由(C)组成。
A、大队指挥员、事故当事人 
B、地方政府领导、大队指挥员、中队指挥员、通信员、单位知情人
C、大队指挥员、中队指挥员、班长、通信员、单位知情人
D、大队指挥员、中队指挥员、执勤队长助理、通信员、单位知情人
834.当有以下情况存在时,应当成立由地方党政领导亲自挂帅的灭火救援总指挥部。(A)
A、燃烧面积大 
B、有上级领导到场
C、事故单位强烈要求 
D、有人员伤亡
835.灭火救援指挥部中,副总指挥由几人组成?(D)
A、1人 
B、2人 
C、3人 
D、若干人
836.灭火救援指挥部在部队内部应当保持(B)的指挥体系。
A、联合 
B、独立 
C、视情况而定 
D、协调一致
837.(D)有权决定使用各种水源,利用临近建筑物及其相关设施,切断现场及其周边区域内的电力和可燃气体、液体输送,限制用火用电(格式错误)。
A、中队长 
B、支队长 
C、全勤指挥部 
D、火场总指挥
838.组织灾情侦察,确定救人、灭火、排险和保护、疏散物资等措施,及时向上级报告现场情况,视情调集辖区内的其他力量或者请示增援,是(A)的职责(格式错误)。
A、大、中队指挥员 
B、全勤指挥部 
C、支队指挥员 
D、火场总指挥
839.根据《消防法》的有关规定,(B)是抢险救援的具体的组织者、指挥者。
A、地方政府 
B、公安机关 
C、事故单位或个人 
D、消防中队
840.在灭火救援现场,由(B)组织灭火救援总指挥部与中央、省市政府的联络,保持与公安机关、医疗救护部门和社会相关单位之间的通信联络,保障现场前后方的通信畅通。
A、消防部门 
B、灭火救援总指挥部 
C、电信部门 
D、公安机关
841.在灭火救援现场,(B)根据紧急需要,可以要求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医疗、救护、环卫、交通运输以及驻军、武警部队、交通警察等有关单位提供协助。
A、消防部门 
B、灭火救援总指挥部 
C、电信部门 
D、公安机关
842.(D)是灾害事故现场实施组织指挥的核心所在地。
A、全勤指挥部 
B、119调度指挥中心 
C、事故单位的开阔地带
D、灭火救援指挥部
843.大、中队灭火救援指挥机构由(D)组成。
A、大队指挥部 
B、中队指挥部 
C、全勤指挥部 
D、班长、通信员
844.(C)在总指挥员离开火场现场时,履行火场总指挥职责。
A、一线指挥员 
B、全勤指挥部
C、副总指挥员 
D、灭火专家
845.由(B)视情设立作战组、宣传组、保障组等。必要时划分战斗段(区),分别组织实施灭火与抢险救援任务。
A、全勤指挥部 
B、总指挥员 
C、现场职务最高领导、
D、副总指挥员
846.大、中队指挥员由大、中队值班首长或(D)担任。
A、支队领导 
B、总队领导 
C、地方政府领导 
D、到场职务最高领导
847.(A)在现场总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对整个灭火救援行动实施统一指挥。
A、灭火救援指挥部 
B、全勤指挥部 
C、灭火救援专家组
D、参战单位指挥员
848.制定总体决策和战斗行动方案,及时掌握现场情况变化,提出相应措施,整合全社会应急救援联动力量,组织协同作战是(C)的职责。
A、全勤指挥部 
B、辖区主战单位
C、灭火救援总指挥部 
D、灭火救援总指挥
849.灭火组织指挥原则,是指在组织指挥灭火战斗中(A)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A、各级指挥员 
B、大队指挥员 
C、支队指挥员 
D、班指挥员
850.灭火战斗中,公安消防部队的组织指挥原则是:(D)
A、支队指挥、大队指挥 
B、大队指挥、中队指挥
C、中队指挥、班长指挥 
D、统一指挥,逐级指挥。
851.只有实现(D),才能使灭火组织者准确地掌握和正确的调用各种参战力量。
A、逐级指挥 
B、大队指挥 
C、支队指挥 
D、统一指挥
852.实施(D),可以加强总体协调,互相弥补不足,及时堵塞漏洞。
A、逐级指挥 
B、大队指挥 
C、支队指挥 
D、统一指挥
853.无论火势大小、参战力量多少,灭火战斗行动的组织指挥具体实施一般都要(B)进行。
A、越级 
B、逐级 
C、按级 
D、统一
854.实行指挥(C)负责制,以充分发挥部属贯彻执行命令的积极性和坚定性,避免指挥混乱。
A、越级 
B、按级 
C、逐级 
D、统一
855.火场上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对上级指挥员的命令若有异议,可以提出,但当上级没有改变决定时,下级(A)。
A、必须严格执行 
B、视情况执行
C、不执行 
D、汇报上一级领导
856.在上级指挥员紧急调动下属或更改原来命令,而下属的直接领导没有在场的特殊情况下,火场的命令(B)越级下达。
A、不可以 
B、可以 
C、视情况 
D、汇报上一级领导
857.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程序,即灭火救援指挥员实施指挥灭火救援作战的(C)。
A、内外因素 
B、相互联系 
C、先后次序 
D、逻辑关系
858.确定(C)是指挥员在灭火救援组织指挥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工作。
A、进攻路线 
B、作战意图 
C、总体作战方案 
D、作战方向
859.正确的(A)是灭火救援行动的依据,是取得灭火救援战斗胜利的基本保证。
A、决策 
B、作战意图 
C、总体作战方案 
D、作战方向
860.灭火救援(B )是组织指挥的核心。
A、作战意图 
B、决策 
C、总体作战方案 
D、作战方向
861.在灭火救援战斗(D),由于情况紧急、复杂,容易造成秩序混乱和盲目行动。
A、中期 
B、后期 
C、发展期 
D、初期
862.指挥员应该督促检查、协调部队行动,协调的重点是(B)。
A、增援力量 
B、部队战斗行动 
C、后勤装备 
D、联动力量
863.指挥员要适时调整火场战略部署,调整要紧紧围绕(A
)主要方面进行。
A、火场 
B、兵力 
C、联动力量 
D、后勤装备
864.(B)是指挥员在实施现场指挥时的重要辅助手段。
A、交通道路水源图 
B、现场指挥图 
C、现场平面图 
D、方位图
865.(D)有助于现场指挥员正确地部署作战力量。
A、交通道路水源图 
B、方位图 
C、现场平面图 
D、现场指挥图
866.(A)有利于现场指挥员介绍作战意图。
A、现场指挥图 
B、方位图 
C、现场平面图 
D、交通道路水源图
867.(D)可以作为下达作战命令的附件,一目了然。
A、交通道路水源图 
B、方位图 
C、现场平面图 
D、现场指挥图
868.(D)可以作为检验现场指挥正确与否的原始材料。
A、交通道路水源图 
B、方位图
C、现场平面图 
D、现场指挥图
869.(C)可以作为分析战况、进行灭火救援总结与战评的原始依据。
A、交通道路水源图 
B、方位图 
C、现场指挥图 
D、现场平面图
870.绘制火场指挥图必须坚持(C)、醒目、简要、易行的原则。
A、 
B、美观 
C、准确 
D、易懂
871.科学地实施作战决策最主要的是处理好(A)的关系。
A、主观客观 
B、内因外因 
C、主次关系 
D、因果关系
872.越级下达命令后,下达命令和接受命令的双方(B)和报告接受命令者的直接领导。
A、不需要 
B、需要 
C、视情况 
D、汇报上一级领导
873.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的程序是:搜集掌握现场情况,确定总体作战方案,下达作战指令,并根据(A)调整力量部署。
A、现场情况变化 
B、参展力量变化
C、联动力量 
D、装备器材
874.灭火救援过程中,指挥员要按照确定的总体作战方案,(C)地实施指挥。
A、分阶段 
B、分层次 
C、不间断 
D、分区域
875.跨区域作战应当根据灾害现场情况,在抢险救援指挥部、指挥员授权上坚持“属地指挥”或根据火场实际实施(C)。
A、战斗段指挥 
B、逐级指挥 
C、授权指挥 
D、越级指挥
876.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中指战员长途奔袭,路上颠簸时间长,风餐露宿容易疲劳,加之(A)环境、情况不熟是影响救援的不利因素。
A、 非责任区作战 
B、体力消耗快
C、后勤保障不到位 
D、心理因素差
877.跨区域灭火救援中在上级指挥员未到现场前,应当坚持实施(A)(格式错误)。
A、属地指挥 
B、授权指挥 
C、逐级指挥 
D、战斗段指挥
878.单靠本辖区内的力量、技术装备已无法完成处置任务时应(C)。
A、迅速调集其他力量 
B、请求增援
C、请求上级领导部门调集临近区域内战斗力量增援
D、停止行动,原地待命。
879.跨区域灭火救援灾害事故处置中,需要水、电、气、公安、消防、医疗救护、当地驻军等多部门、多警种共同参与,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一个高效的作战体系和(B)。
A、指挥体系 
B、指挥网络 
C、指挥系统 
D、指挥机构
880.跨区域灭火救援赶赴现场前要问清途中(A)的单位、地址、电话号码、接洽地点。
A、可提供保障 
B、明显标记 
C、接车人员 
D、发生事故
881.跨区域灭火救援在接受任务时应问清请求救援的(A)、联系方式、途经的主要城市及路程。
A、单位地址 
B、着火物质 
C、现场情况 
D、经营情况
882.跨区域灭火救援赶赴现场途中应控制车速,保持车距,(A)。在交通受阻或途经险段时前车应迅速向后面车辆通报情况,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
A、随时联络 
B、注意交通安全 
C、遵守交通秩序 
D、缓慢行驶
883.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中根据需要和任务区分可设立分指挥部和(A)部。
A、前沿指挥 
B、段指挥 
C、中队指挥 
D、支队指挥
884.消防灭火救援指挥部由(D)领导为主,有关单位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组成,在原当地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指挥部的基础上组建。
A、事故单位 
B、地方政府 
C、地方公安机关 
D、公安消防部队
885.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参战力量多,现场指挥部要充分发挥各种力量的(C)。
A、灵活机动性 
B、多样多能性 
C、主观能动性 
D、听从指挥性
886.、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中灭火救援指挥部应根据灾害事故现场特定的环境和条件迅速为现场总指挥部提出相应的(A)。
A、总体救援方案 
B、灭火救援预案 
C、社会联动力量调集方案
D、水源供给方案
887.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中灭火救援指挥部应根据总体救援方案,在整体行动上坚持(C)。
A、逐级指挥 
B、授权指挥 
C、按计划实施组织指挥 
D、属地指挥
888.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中参加抢险救灾的社会力量由(B)政府协调解决。
A、县 
B、省(市) 
C、当地 
D、参战力量
889.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中调集的各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组织抢险救援车辆、人员和所需器材到达(C)报到,等候战斗命令。
A、救援现场 
B、灾害现场 
C、集结地点 
D、各单位
890.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处置事故的防护和技术要求高、(B)、物资消耗大。
A、人员需求量大 
B、作战时间长 
C、速度要求快
D、各警种配合协调
891.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中参战的公安消防部队、企业专职消防队、专业抢险队,以及参战的其他协同力量在消防救援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实行本系统内的(C)。
A、逐级指挥 
B、横向逐级指挥 
C、纵向逐级指挥 
D、统一指挥
892.公安消防部队多支队跨区域联合参战时,兵力的调集要按照(B)逐级实施。
A、远近 
B、职能 
C、到达现场的时间 
D、上级机关指令
893.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使部队远离本土,突破了原有(A)除了做好燃料、食宿保障外,还要做好机械长途跋涉,长时间运转后的维护保养工作。困难多,压力大。
A、保障体系 
B、供水体系 
C、指挥体系 
D、联动体系
894.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本省(市)所属支队由(A)调集,友邻省、市所属支队由公安部消防局调集。
A、总队 
B、公安部 
C、消防局 
D、当地公安局
895.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考验部队反应能力、一定要迅速把握现场灭火救援的(C),增强有效处置的能力。
A、有利时机 
B、作战时机 
C、主动权 
D、火场形势
896.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中为保障各项灭火救援行动的有序实施,当地公安消防部队指挥员在上级领导到场前,应成立(B),负责现场的组织指挥工作。
A、火场指挥部 
B、灭火救援指挥部 
C、总指挥部 
D、前沿指挥部
897.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中各部门既要(A),又要加强协调配合,实现优势互补,人员、物资、装备共享,使整个抢险救援行动达到最佳效果。
A、各司其职 
B、抢救人员 
C、服从命令 
D、集中指挥
898.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中加强信息反馈,保持通信联络畅通,确保信息传递的(B)和连续性。
A、及时性 
B、正确性 
C、性 
D、有效性
899.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在上级指挥员到达现场后,根据实际需要,也可授权给属地指挥员或(D)的指挥员指挥。
A、在场职务最高 
B、各单位带队 
C、任何在场 
D、抢险救援经验丰富
900.现场新闻发布的具体时间由谁确定(B)
A、前线指挥员 
B、现场指挥部 
C、现场宣传人员 
D、事故单位负责人
901.设立现场新闻发布会场后,由谁负责召集现场新闻记者(D)
A、现场新闻记者 
B、前线指挥员
C、事故单位负责人 
D、现场担任宣传任务的同志
902.现场新闻发布一般选择在什么时机进行(A)
A、灭火救援战斗结束后 
B、指挥部设立后
C、战斗开始后 
D、火情侦查后
903.新闻发布会场应当设置在事故现场哪个部位,设立明显标志(C)
A、警戒区内适当地点 
B、前沿指挥部旁边适当地点
C、警戒区外适当地点 
D、灾害现场任何地方
904.现场新闻发布的具体时间确定后,由谁通知相关新闻媒体(C)
A、前线指挥员 
B、现场指挥部
C、现场担任宣传任务的同志 
D、新闻媒体的同志 
905.在灭火救援战斗过程中,什么情况下应当采取紧急通报(A)
A、现场可能发生重大突变 
B、救援任务开始时
C、指挥部改变决策时 
D、领导到场时
906.现场新闻发布时不应报道内容是(D)
A、人员伤亡情况 
B、事故发生地的消防背景资料
C、采用战术 
D、涉密单位、涉密事件的有关情况
907.现场指挥部要按照上级指示,由什么人进行新闻发布(D)
A、现场指挥员 
B、现场参战官兵
C、了解现场情况的人 
D、确定的新闻发言人
908.下面内容中不属于事故单位的消防背景的是(D)
A、起火建筑的结构、建成时间 
B、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
C、隐患现状及审批验收等相关监督执法情况
D、事故单位的相关组织
909.在警戒区外适当地点设立现场新闻发布会场,还应设置(C)
A、摄像人员 
B、引导人员 
C、明显标志 
D、保卫人员
910.在现场新闻发布时哪些内容可以对外发布(D)
A、涉密单位的有关情况 
B、涉密事件的有关情况
C、涉及到单位商业秘密 
D、人员伤亡情况
911.在现场新闻发布时在没有核对准确之前不得随意发布(B)。
A、出动力量 
B、事故原因、损失 
C、出动人数 
D、决策部署
912.对新闻单位提出的敏感问题,应当怎样回答(A)
A、应按统一的口径慎重回答 
B、应避重就轻回答
C、应当不予理睬 
D、敷衍了事回答即可
913.下列哪些人员中可以接受新闻采访(B)
A、参战官兵 
B、现场新闻发言人 
C、执勤车司机
D、参战指挥员
914.哪些人员可以进入现场新闻发布的会场(D)
A、现场无关人员 
B、想了解情况的人员
C、现场围观人员 
D、核实身份后的新闻记者
915.下列不是现场新闻发布的时机(B)
A、 灭火救援战斗取得阶段性成果 
B、救援任务开始前
C、现场发生重大突变 
D、灭火救援战斗受挫或遇到重大阻力
916.什么时候要将通报情况迅速形成文字材料,提供给新闻单位,统一口径,正确报道(B)
A、救援人员到场后 
B、现场新闻发布结束后
C、灭火救援战斗取得阶段性成果后 
D、现场发生重大突变后
917.前线指挥员在救援现场不可以做的工作是(D)
A、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水源 
B、调整力量部署
C、实行局部交通管制 
D、随意接受新闻采访
918.现场新闻发布的内容,经过谁的同意后向现场的媒体通报(C)
A、现场指挥部指挥员 
B、参与救援的指挥员 
C、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员 
D、现场担任宣传任务的同志
919.发生重特大以上或其他影响较大的火灾或其他灾害事故时,现场指挥部要按照谁指示,确定新闻发言人,进行新闻发布。(B)
A、上级指示 
B、现场指挥员指示
C、到场领导指示 
D、现场总指挥员指示
920.在事故原因、损失在没有核对准确之前(D)
A、可以简单发布 
B、应当及时发布
C、可以进行发布 
D、不得随意发布
921.现场新闻发布一般不在什么时机进行(D) 
A、灭火救援战斗结束后 
B、灭火救援战斗取得阶段性成果
C、灭火救援战斗受挫或遇到重大阻力 
D、救援现场情况不明时
922.下列属于新闻发言人任务的是(C)
A、统计伤亡人数 
B、对事故原因、损失进行核准
C、进行新闻发布 
D、召集现场新闻记者
923.重要火灾信息报告中包含死亡(C)人以上(含本数,下同),重伤
100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亿元以上的特大火灾事故。
A、10 
B、20 
C、30 
D、40 
924.重要火灾信息报告中包含死亡(A)人以上;重伤50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5000万元以上的较大火灾事故。
A、10 
B、20 
C、30 
D、40 
925.重要火灾信息报告中包含死亡(B)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较大火灾事故。
A、2 
B、3 
C、4 
D、5
926.重要火灾信息报告中包含死亡1至2人;受灾(C)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00 万至1000 万元的火灾事故。
A、10 
B、20 
C、30 
D、40 
927.(A)发生在重要场所或部位的火灾事故属于重要火灾信息。
A、北京市 
B、上海市 
C、天津市 
D、重庆市
928.公安消防部队参与处置的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社会影响较大的灾害事故或已经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紧急灾情、突发事件及其他紧急情况。灾害事故类型不包括(D)。
A、化学灾害事故 
B、自然灾害 
C、市政公共设施事故
D、摘马峰窝
929.对较大以上火灾事故,省级公安消防部门要在火灾事故发生(B)日内,向公安部消防局上报火灾分析报告。
A、5 
B、10 
C、15 
D、20 
930.对较大以上火灾事故,省级公安消防部门要在火灾事故发生(C)日内,向公安部消防局上报火灾报告。
A、10 
B、20 
C、30 
D、40 
931.对每月发生的较大以上火灾及亡人火灾,省级公安消防部门要写出简易分析报告,于次月(B)日前上报部消防局。
A、5 
B、10 
C、15 
D、20 
932.春节、“五一”和“十一”期间的火灾及出警情况,省级公安消防部门要在长假后的第一天(B)时前上报消防局。
A、5 
B、10 
C、15 
D、20 
933.对正在发生的重要火灾和部队正在处置的,且社会影响较大的灾害事故。省级公安消防要不超过(A)向公安消防局上报相关情况。
A、两小时 
B、四小时 
C、六小时 
D、八小时 
934.对正在发生的规模较大、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或重大政治、社会影响的火灾事故,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要立即向(D)报告。
A、公安消防局 
B、省级消防部门
C、市级消防部门 
D、上级消防部门
935.起火单位详细情况包括:隶属关系、经济类型、(A)、建筑耐火等级、是否消防重点单位等。
A、内部消防设施 
B、外部消防设施
C、室内消火栓 
D、消防供水系统
936.火灾月度报告简要分析包括:总体情况、纵向对比,(A)及亡人火灾案例或简况。
A、重、特大火灾 
B、重大火灾 C 、特大火灾 
B、较大火灾
937.公安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过程中,无论何种原因造成官兵伤亡的,各级消防部门要立即(C)。
A、 上报省级消防部门 
B、上报公安消防局 
C、逐级上报 
D、上一级消防部门
938.对发生规模较大、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政治、社会影响的火灾事故,(B)要立即上报上级公安消防部门。
A、本级公安消防部门 
B、当地公安消防部门
C、大队 
D、支队
939.春节、(B)、“十一”期间的火灾及公安消防部队出警行动情况,省级公安消防部门要在第一天10时前上报。
A、元旦 
B、五一 
C、中秋节 
D、元宵节
940.发生在(A)、易燃易爆场所、旅游景点及重大活动、庆祝场所的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社会影响的火灾事故属于重要火灾信息。
A、人员密集场所 
B、公共场所 
C、学校、医院 
D、大型工厂
941.火灾现场相关情况包括:有无(A)等危险,是否对周围建筑物构成威胁等。
A、倒塌、爆炸 
B、倒塌 
C、爆炸 
D、危险品
942.对隐情不报、故意瞒报的,要从严查处,依法依纪追究(D)
的责任。
A、主管部门领导 
B、承办人员 
C、分管领导 
D、直接责任人员和有关领导
943.必须报告的信息有:灾害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灾害事故的类型,受灾范围,受灾人口数,伤亡人数;(A);人员疏散情况;灾害事故发生的情况。接报警情况、调派力量等。
A、灾害事故发生单位的基本情况 
B、受灾单位的面积
C、受灾单位的使用性质 
D、受灾单位的地理位置
944.伤亡官兵的基本情况包括(D)
A、 部队名称 
B、年龄 
C、政治面貌 
D、部队名称、年龄、职务、警衔、政治面貌
945.重要火灾信息报告内容包括(D)
A、必报的信息 
B、尽可能报告的信息 
C、相关信息
D、必报的信息和尽可能报告的信息
946.关于特大火灾事故,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死亡30人以上;重伤100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亿元以上。
B、死亡30人以上;重伤150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亿元以上。
C、死亡50人以上;重伤100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亿元以上。
D、死亡50人以上;重伤150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亿元以上。
947.关于较大火灾事故,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死亡10人以上;重伤50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5000万元以上。
B、死亡10人以上;重伤70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5000万元以上。
C、死亡20人以上;重伤50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5000万元以上。
D、死亡20人以上;重伤70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5000万元以上。
948.对较大以上火灾事故( )要在火灾发生后30日内,向( )上报火灾总结报告。(A)
A、公安消防部门,公安部消防局 
B、市级消防部门,省级消防部门
C、省级消防部门,公安部消防局
D、当地消防部门,上级消防部门
949.建筑火灾扑救,必须坚持(A)的原则,按照“以固为主,固移结合”战术要求,积极疏散、 救助遇险人员。
A、救人第一 
B、救物第一 
C、灭火第一 
D、灭火和救援相结合
950.高层民用建筑,是指(B)以上的住宅建筑。
A、五层 
B、十层和十层 
C、十五层 
D、二十层
951.砖木结构建筑层数一般不超过(A)层。
A、五 
B、六 
C、四 
D、三
952.高层建筑主体建筑底层建有不应布置高度大于 米、进深大于 米的裙房。(D)
A、6;5 
B、7;8 
C、4;3 
D、5;4 
953.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过程中,内部进攻进攻起点层一般选择在(C)。
A、着火层 
B、着火层上一层 
C、着火层下一层或下二层
D、着火层上二层
954.钢构件涂有防火保护层。按规范要求,用于大型公共场所建筑的钢构件,以及(C)类厂房,都按不同要求在钢构件外部涂刷防火保护层,以抵御高温的作用。
A、甲、乙 
B、丙、丁 
C、甲、乙、丙、丁 
D、甲、乙、丙
955.多数钢结构建筑物存有大量的可燃物。用于(D)等钢结构建筑。
A、住宅、宾馆 
B、办公、商贸 
C、工厂车间、物资仓库 
D、住宅、宾馆 、办公、商贸 、工厂车间、物资仓库
956.当钢构件自身温度达到 度、500度、600度时,其强度很快就分别下降 、1/2和 2/3。(C)
A、360;1/4 
B、370;1/5 
C、350;1/3 
D、340;1/4 
957.据理论计算,在全负荷情况下,使钢构件失去平衡稳定性的临界温度为(A)度左右。
A、500 
B、600 
C、700 
D、400 
958.现代大型钢结构建筑构件横截面积大,屋面呈弧形,屋面板内充装的保温材料多数具有(B),火灾中人员难以在屋面上停留。
A、难燃性 
B、可燃性 
C、不燃性 
D、易燃性
959.在外部观察和询问知情人中,要了解(D),了解建筑内部楼层的基本分布及承重结构是否变形等情况。
A、起火部位、被困人员情况。 
B、了解有无易燃、易爆及贵重仪器设备。
C、电脑控制室。 
D、起火部位、被困人员情况,了解有无易燃、易爆及贵重仪器设备及电脑控制室。
960.在内部侦察过程中,要查清与核实(D);确定进攻路线和灭火阵地的位置;分析判断承重构件变形及坍塌的可能性。
A、被困人员数量、所处位置。 
B、火势蔓延途径。
C、燃烧物性质、燃烧范围。 
D、被困人员数量、所处位置、火势蔓延途径、燃烧物性质、燃烧范围、有无易燃易爆及贵重物品。
961.对隐藏在塌落物体下面的燃烧,彻底消灭火势,以防复燃,要根据情况采取(C)措施。
A、牵引 
B、破拆 
C、牵引和破拆 
D、不做处理,直接用水枪扑灭即可
962.砖木结构建筑,是指以(C)构成的单层、多层房屋。
A、砖外墙、木质门窗、屋顶、柱、楼板
B、砖外墙、木质门窗、屋顶、梁、楼板
C、砖外墙、木质门窗、屋顶、梁、柱、楼板
D、砖外墙、木质门窗、屋顶、梁、柱
963.砖木结构建筑层数一般不超过(C)层。
A、四 
B、三 
C、五 
D、六
964.在砖木建筑疏散和救助被困人员时要(D)。
A、通过广播、喊话,稳定建筑内被困人员的情绪。
B、当楼梯被烟火封堵时,消防人员应在水枪掩护下,强行攻入内部救人、灭火或利用消防登高装备从外部攻入实施疏散与人员救助行动。
C、加强对浓烟区域内被困人员的搜寻,以防遗漏。
D、以上皆是。
965.洁净厂房多为 (A)结构,少数为砖木结构。
A、钢筋砼 
B、钢筋混凝土 
C、砖瓦 
D、水泥
966.厂房建筑烟气热量积聚,火势蔓延途径多主要表现在(D)。
A、厂房一般呈密闭状态,门窗少,烟气热量不易向外扩散.易造成烟气滞留,使厂房内热量剧增。
B、燃烧火势和高温浓烟会通过通风管道、电气线路套管或孔洞、闷顶、活动地板下的空隙向其他房间蔓延。
C、易造成烟气滞留,使厂房内热量剧增。
D、以上皆是。
967.扑救厂房类火灾时,要按照(B)的战术要求,积极疏散、救助被困人员,有效实施排烟、排热,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A、救人第一,救物第二 
B、内攻近战、不见明火不出水。
C、内攻近战、上下合击 
D、内外结合、逐层消灭
968.对厂房建筑发生的火灾,在生产设备和仪器没有得到安全保护的情况下,应在利用(C)水流控制火势的同时,组织力量转移或利用不燃遮盖物,将其保护起来。
A、开花 
B、直流 
C、喷雾 
D、以上皆可以。
969.扑救精密设备及其周围的火灾只能使用(A)等无污染灭火器。
A、二氧化碳 
B、干粉 
C、泡沫 
D、卤代烷
970.对沿管道、闷顶以及地板蔓延的火势,要及时采取(D)等措施,防止火势向四周扩展。
A、封堵、破拆 
B、封堵、灭火 
C、破拆、灭火
D、封堵、破拆、灭火
971.高层工业建筑是指二层及二层以上、建筑高度超过(C)的厂房或库房。
A、25 
B、26 
C、24 
D、28 
972.当火势在建筑内部蔓延时,应采取内攻近战的灭火战术;针对其火势发展猛烈的特点,组织强攻力量,阻击火势蔓延;对(D)应设置水枪阵地,控制火势垂直发展。
A、着火层 
B、着火层上层 
C、着火层下层 
D、火层上层和着火层下层
973.根据实际测算,地铁车厢在满员时遇紧急情况,在(B)秒钟内即可将车厢内人员全部撤出。
A、20 
B、30 
C、40 
D、50 
974.地铁各车站间距一般为(B)左右。
A、1000m 
B、1500m 
C、2000m 
D、2500m 
975.在扑救地铁火灾时,为减少前线人员体力消耗,一般实施(
D)疏散救人方法。
A、引导 
B、间接 
C、强攻 
D、接力
976.扑救地铁火灾,应选择(D)出入口进行内攻,疏散救人和灭火。
A、上风 
B、紧急疏散 
C、安全 
D、多处
977.扑救地铁火灾实施内攻行动时,作战人员要(B)前进。
A、低姿匍匐 
B、梯队交替掩护 
C、多点交叉掩护 
D、沿指示方向
978.在扑救地铁火灾时,应根据灭火战斗的需要,将着火车辆迅速转移到(C)。
A、地下车站 
B、区间隧道内 
C、地面停车站 
D、隧道出口
979.地铁区间隧道内发生火灾,应向人员疏散的(B)方向排烟,以利遇险人员的疏散行动。
A、同 
B、反 
C、两侧 
D、相向
980.在扑救地铁火灾的过程中,应适时组织特勤力量,运用(D)等战术措施,深入内部,消灭火灾。
A、堵截包围、穿插分割 
B、堵截包围、重点突破
C、重点突破、穿插分割 
D、重点突破、强攻近战
981.扑救地铁火灾,要坚持反应,集中调集优势兵力于火场,为(A)创造必要条件。
A、有效实施遇险人员救助 
B、扑灭火灾
C、进行破拆 
D、强攻近战
982.在扑救地铁火灾过程中,要做好对遇难人员现场位置的标识工作,事后有助于(D)。
A、火灾原因调查 
B、事故善后处理
C、火灾对人员的伤害方式研究
D、分析研究地铁火灾中乘客的逃生意识行为
983.地铁发生火灾时,列车如停在(C)位置,最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A、地下车站 
B、隧道出口 
C、隧道区间 
D、地面轨道
984.隧道的突出特点是(C),视线不够开阔。
A、黑暗 
B、宽度较大 
C、纵深距离长 
D、容积较大
985.受(B)的限制,在扑救隧道火灾通信联络得不到保障。
A、建筑结构 
B、建筑形式 
C、建筑长度 
D、建筑材料
986.扑救隧道火灾当火势无法控制时,应果断采取(D)灭火措施,达到有效地控制火势,消灭火灾的目的。
A、堵截包围 
B、强攻近战 
C、自动灭火系统 
D、分隔或封洞
987.空间较小的隧道火灾,可使用灌注(C)进行窒息性灭火。
A、低倍数泡沫 
B、二氧化碳气体 
C、高倍数泡沫 
D、大量水
988.扑救隧道火灾时,如遇隧道坍塌严重,一时难以打通,应设法先向隧道内输送(C),维持被困人员生命。
A、水 
B、食物 
C、空气 
D、药品 
989.地铁隧道中的机械通风分(A)。
A、特风和普风 
B、低风和弱风 
C、中风和微风 
D、强风和软风
990.地铁隧道中的(A)是战时专用设备,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过滤装备清除空气中的有毒气体。
A、特风 
B、普风 
C、强风 
D、低风
991.在扑救地铁火灾第一时间,应充分利用(D),实施疏散与营救被困人员的行动。
A、疏散指示标记 
B、移动照明设备 
C、发光导向绳
D、车站、列车广播系统
992.扑救隧道火灾采取封闭窒息灭火方法的条件,首先是无法深入隧道内灭火,并且(B)时方可实施。
A、做好泡沫灌注准备 
B、确认内部人员已撤出
C、隧道体积相对较小 
D、隧道内温度很高有倒塌的可能
993.扑救附设式地下车库火灾时,可充分利用地上建筑内消火栓出枪,从(D)直接进入车库,展开灭火行动。
A、 采光窗 
B、出口 
C、入口 
D、疏散楼梯通道
994.不属于地下工程火灾扑救战术措施的是(C)。
A、分段合击 
B、区域窒息 
C、内外结合 
D、重点突破
995.地下车库建筑平面格局一般为(B),采用的是按位停车方式。
A、封闭式 
B、半封闭式 
C、敞开式 
D、开放式
996.扑救地下车库火灾时,由外部进入内部进攻,一般选择从(
A)出入通道向内部进攻。
A、上风 
B、下风 
C、中部 
D、距火源最近
997.液化石油气,是指在常温、常压下呈气相状态,加压后可液化的(A)类物质。
A、烃 B 、醚 
C、醛 
D、酚
998.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B)。
A、2-3倍 
B、1.5-2 倍 
C、3-4倍 
D、5-6倍
999.液态的液化石油气挥发性强,由液体挥发成气体时,其体积扩大(B)倍。
A、100-200 
B、250-300 
C、300-400 
D、400-500 
1000.空气中含有(C)液化石油气时,人在该气体中 5 分钟就会麻醉昏迷。
A、20% 
B、30% 
C、10% 
D、15%
1001.液化石油气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范围(D)时,遇明火极易发生爆炸。 
A、5%-10%  
B、2.5%-10%  
C、4.5%-10%  
D、1.5%-10%  
1002.炼油厂大多数生产设备处在(A)。 
A、露天  
B、室内  
C、山上  
D、郊区 
1003.炼油厂设备在火场上受热辐射、热传导作用和导流抽液时,产生(A )现象,极易引起其他设备的爆炸。 
A、回火  
B、燃烧  
C、爆燃  
D、变形 
1004.对受火势威胁或热辐射作用的临近设备和装置,及时采取关阀( 
A)、降压、放空、导流等措施,消除爆炸危险辅助控制火势。 
A、断料  
B、堵截  
C、分割  
D、围歼 
1005.用(C)或蒸汽驱散、稀释可燃易燃气体。 
A、泡沫  
B、干粉  
C、喷雾水  
D、送风 
1006.扑救炼油厂火灾必须落实参战人员(D)的个人装具和必要的安全措施。 
A、防辐射  
B、防电  
C、防穿刺  
D、防高温、防毒气 
1007.油气分离装置发生火灾时,水枪阵地不得设在(B)。 
A、开放式油池上部  
B、封闭式分油池上部 
C、开放式油池下部  
D、封闭式分油池下部 
1008.油罐按建造的材质分(A)和非金属油罐。 
A、金属油罐  
B、钢制油罐  
C、铅制油罐  
D、复合型油罐 
1009.油罐内储存的油品分轻质油和重质油两大类。轻质油品如汽油、煤油等,密度小于(C)。 
A、0.75kg/m3  
B、0.65kg/m3  
C、0.85kg/m3  
D、0.95kg/m3 
1010.重质油品具有(A)特性对含有一定水分或有水垫层的重质油品储罐发生火灾后,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冷却控制,在其作用下就会使油品内的乳化水或油层下的水垫层产生过热蒸汽,而导致发生油品的沸溢或喷溅现象。 
A、热波  
B、热导  
C、蒸发  
D、液化  
1011.油罐的冷却强度为燃烧罐(A),邻近罐0.35-0.7L/s.m2。 
A、0.6-0.8L/s.m2  
B、0.7-0.8L/s.m 2 
C、0.8-0.9L/s. m2  
D、1-2L/s.m2  
1012.冷却油罐时冷却水要射至罐壁(A)沿,要求均匀不留有空白点。 
A、上  
B、下  
C、侧  
D、中 
1013.扑救油罐火灾危险时,可启动泡沫灭火装置,利用(A) 覆盖液面,防止油品蒸发引起爆炸。 
A、泡沫  
B、水  
C、沙土  
D、干粉 
1014.泡沫液的准备量通常应达到灭火用量的(D)倍,同时,准备一定数量的干粉灭火剂。 
A、3  
B、4  
C、5  
D、6 
1015.扑救油罐火灾时对大面积地面流淌性火灾,采取(C)分片消灭。 
A、用水稀释  
B、泡沫覆盖  
C、围堵防流  
D、干粉覆盖 
1016.扑救油罐火灾时消防车尽量停在(A)方向。 
A、上  
B、下  
C、左  
D、右  
1017.液化石油气降温和加压处理后成为液态,其密度约为水的(B)。 
A、1/3  
B、1/2  
C、1/5  
D、1/6  
1018.液化石油气的燃烧温度可达(D)摄氏度;爆炸时的火焰温度可达 2000摄氏度。 
A、1200  
B、1400  
C、1600  
D、1800  
1019.炼油厂在发生爆炸或燃烧的情况下, 如果不能及时控制事态,会引起(C),造成爆炸与燃烧。  
A、轰然现象  
B、沸溢现象  
C、连锁反应  
D、喷溅现象  
1020.炼油厂装置区内的架空管道或装置起火,容易出现易燃可燃液体由上向下流淌的现象,形成(B)。  
A、大范围火灾  
B、立体火灾  
C、爆炸  
D、轰然 、
1021.炼油厂火灾要充分利用(C)水枪和移动水炮进行全面冷却。 
A、小口径  
B、直流  
C、大口径  
D、喷雾  
1022.扑救油罐火灾时,对没有损坏的保温管道可不进行冷却,冷却重点应放在(C)。  
A、管道  
B、罐壁  
C、阀门  
D、罐体内  
1023.担任控制和进攻的水枪,应以 为主。实施掩护、冷却或排烟的水枪,应以 为主。(A)  
A、直流水枪;喷雾水枪  
B、喷雾水枪;直流水枪  
C、脉冲水枪;多功能水枪  
D、直流水枪;脉冲水枪  
1024.在地下商场灭火救援中,疏散和抢救人员的基本顺序是(D)。 
A、出入口处—袋形走道处—通道。  
B、袋形走道处—通道—出入口处。  
C、通道—袋形走道处—出入口处。  
D、出入口处—通道—袋形走道处。  
1025.除规范有特殊规定外,人员密集场所一般要求每一个防火分区的安全疏散出口不应少于(B)个。  
A、1  
B、2  
C、3  
D、4  
1026.人员密集场所灭火器配置的危险等级多为(A)。  
A、严重危险级  
B、中危险级  
C、轻危险级  
D、中、轻危险级  
1027.人员密集场所选配灭火器时,如选择干粉灭火器,应选用(C)灭火器。  
A、碳酸氢钾  
B、碳酸氢钠  
C、磷酸铵盐  
D、碳酸氢铵  
1028.(D)灭火系统不应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应爆炸危险的场所及有超洁净要求的场所。  
A、二氧化碳  
B、七氟丙烷  
C、IG541  
D、热气溶胶预制  
1029.(A)是指有可能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的火灾,爆炸、毒害等灾害事故的场所设施。  
A、消防重大危险源  
B、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场所  
C、人员密集场所  
D、大型化工企业  
1030.不属于地下工程火灾扑救战术措施的是(C)。  
A、分段合击  
B、区域窒息  
C、内外结合  
D、重点突破  
1031.扑救地下商场火灾时通常选择在(A)实施进攻。  
A、上风向出入口  
B、下风向出入口  
C、通风口  
D、竖向管道井  
1032.扑救地下商场火灾时,前沿指挥所应设置在(D)或消防控制室  
A、出入口处  
B、下风口处  
C、通风管道口处  
D、主攻入口处  
1033.扑救地下商场火灾时,应当利用(B)的战术措施,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A、梯队进攻,内外夹击  
B、多点进攻,强攻近战  
C、梯队掩护,重点突破  
D、内外结合,重点突破  
1034.扑救地下商场火灾要按照(A)的战术要求,积极疏散、救助被困人员。  
A、攻防并举、固移结合  
B、梯队进攻,内外夹击  
C、梯队掩护,重点突破  
D、内外结合,重点突破  
1035.扑救医院火灾时,整个救护行动要在(D)指导下进行。  
A、火场指挥部  
B、消防指挥员  
C、战斗员  
D、医务人员  
1036.某商场发生火灾,燃烧面积为400m2 ,若火场灭火用供水强度为0.20L/S.m2 ,使用19mm水枪灭火有效射程为15m,火场灭火需用(C)支水枪。  
A、10  
B、12  
C、14  
D、16  
1037.扑救医院火灾时,必须要坚持(B)原则,集中兵力于火场主要方面。 
A、加强第一出动力量  
B、救人第一  
C、强攻近战,固移结合  
D、确保重点,减少伤亡  
1038.扑救相互毗连的大型商场火灾时,力量部署应以(A)为主,并设立第二道防线。  
A、下风方向  
B、上风方向  
C、重要目标  
D、蔓延方向  
1039.在扑救多层商场火灾时,力量部署的顺序是(B)。  
A、先着火上层、再着火层、后着火下层  
B、先着火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下层  
C、先着火下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层  
D、先着火层、再着火下层、后着火上层  
1040.扑救影剧院火灾,如果在(A)分钟内不能控制火势,就可能使火势发展到猛烈燃烧阶段。 
A、5-10  
B、10-15  
C、15-20  
D、20-25 
1041.钢质结构的影剧院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的作用下(C)分钟即可失去承重能力,造成钢屋架的整体坍塌。  
A、5-15  
B、10-20  
C、20-30  
D、30-40  
1042.影剧院观众厅发生火灾时,在扑救时应在(B)设置水枪阵地,堵截火势由闷顶内向舞台、放映室蔓延。  
A、观众厅内两侧  
B、闷顶内两侧  
C、屋顶外两侧  
D、闷顶外两侧  
1043.不属于地下工程火灾扑救战术措施的是(C)。  
A、分段合击  
B、区域窒息  
C、内外结合  
D、重点突破  
1044.扑救影剧院地下室火灾时,要部署灭火力量,保护电器设备、转台的旋转机构和道具,控制火势向(B)发展。  
A、观众厅  
B、舞台  
C、放映室  
D、观众休息室  
1045.在扑救医院火灾时,疏散和救助被困人员首先要实施的方法是(A)。  
A、利用应急广播系统,稳定被困人员情绪。  
B、组织患者之间互相救助。  
C、利用救生器材进行自救。  
D、先救助轻病患者,后救助重病患者。 
1046.对发生在影剧院舞台上的火灾,在扑救时应使用(B)控制火势由舞台向观众厅蔓延,并从外部两侧适当部位,破拆进入闷顶堵截火势发展。  
A、喷雾水枪  
B、大口径水枪  
C、开花水枪  
D、直流水枪  
1047.影剧院放映室发生火灾时,应当从放映室两侧房间设置水枪阵地,控制烟火和高温对(D)的威胁。  
A、游艺活动室和舞台  
B、舞台的化妆室  
C、两侧房间和舞台  
D、两侧房间和观众厅  
1048.托儿所、幼儿园属于(B)。  
A、公众聚集场所  
B、人员密集场所  
C、歌舞游艺场所  
D、游乐场所  
1049.扑救交通工具火灾,按照(A)的原则组织救援。  
A、救人第一  
B、积极疏散  
C、有效控制火势  
D、先出水枪  
1050.扑救汽车火灾应利用附近(B)和库内消火栓供水,若在偏僻地带单车着火,应就近使用天然水源。  
A、室内消火栓  
B、市政消火栓  
C、室外消火栓  
D、天然水源  
1051.扑救列车火灾时,乘客车厢是由金属和保温材料制成的,单层客车每节车厢定员(A)人,车厢密闭性较强。  
A、120  
B、130  
C、140  
D、150  
1052.扑救列车火灾时,内燃机车装载大量的燃油,且行驶时速可达(C)公里/小时,在行驶中发生事故,给乘客和货物造成一定的生命危险及经济损失。  
A、110-240  
B、125-240  
C、120-240  
D、120-245  
1053.内燃机车内部主要有柴油机、燃油箱、发电机、电动机、配电箱和电器线缆等设备,扑救火灾时,应( B )。  
A、迅速切断电源,用水或其他灭火剂灭火。  
B、停机断电,用泡沫或雾状水灭火。  
C、先冷却,同时利用封堵方法窒息或用水枪在火焰根部交叉射水。  
D、强行隔离,用直流水枪进行扑救  
1054.电力机车发生火灾后,应( A )。  
A、迅速切断电源,用水或其 他灭火剂灭火。  
B、停机断电,用泡沫或雾状水灭火。  
C、先冷却,同时利用封堵方法窒息或用水枪在火焰根部交叉射水。  
D、强行隔离,用直流水枪进行扑救。  
1055.油罐车发生火灾后,应( A ),隔绝火焰与空气接触,使火焰熄灭。 
A、先冷却,同时利用封堵方法窒息或用水枪在火焰根部交叉射水。  
B、迅速切断电源,用水或其他灭火剂灭火。  
C、停机断电,用泡沫或雾状水灭火。  
D、强行隔离,用直流水枪进行扑救。  
1056.扑救列车火灾时,水带的铺设方法。先从铁轨上铺一条供水线路应急供给前方用水,而后再从铁轨下掏洞使水带从( A )穿过,替换铁轨上水带供水。  
A、铁轨下  
B、铁轨上  
C、铁轨旁边  
D、铁轨一侧  
1057.扑救飞机火灾时,飞机载有大量( A ),货舱内也存有一定数量的可燃物品,如旅客行李和货运物品等。  
A、燃油  
B、汽油  
C、柴油  
D、天然气  
1058.扑救飞机火灾时,按照 “( B ),积极抢救人命”的战术要求,全力实施对遇险人员的救助行动。  
A、快慢结合  
B、以快制快  
C、稳中求快  
D、不紧不慢  
1059.飞机在静止情况下,一侧机翼根部起火。消防车应在上风或侧上风方向,距机翼( B )以外的处设置进攻阵地  
A、35m  
B、30m  
C、50m  
D、80m 
1060.飞机一侧机翼上的发动机起火,消防车应从机翼前后两侧侧上风方向或( C ),距机翼 30m以外位置设置进攻阵地。  
A、侧上风  
B、下风  
C、上风  
D、侧下风  
1061.飞机两侧机翼全部起火。应部署数辆消防车从飞机 C 的上风或侧上风方向,占据有利位置进行灭火。 
A、前面  
B、一侧  
C、两侧  
D、后面 
1062.船体为钢板制造,其热传导性能比较强。起火后( A )分钟,温度可上升到 500-900度。 
A、5  
B、6  
C、9  
D、4  
1063.在船舶火灾扑救中,可以通过( B )了解起火部位,燃烧范围、火势发展方向和人员被困、自然风力风向及有关爆炸、毒害危险等情况。同时要向船方人员了解对初期火灾的扑救等情况。 
A、内部侦查  
B、外部观察和询问知情人  
C、利用仪器观察  
D、询问知情人 
1064.在船舶火灾扑救中,可以通过( C )查明与核实被困人员数量、所处位置、燃烧物质性质、起火部位、火势蔓延方向等,同时还可以确定救人通道、 灭火进攻路线和灭火阵地的设置情况等。 
A、询问知情人  
B、外部观察和询问知情人  
C、内部侦察  
D、利用仪器观察 
1065.扑救船舶火灾时应利用广播系统,安定被困人员情绪,并在( A )的组织引导下,有秩序的进行疏散,防止人员惊慌、拥挤和跳海。 
A、船方或消防人员  
B、船长  
C、船上工作员工  
D、消防员和公安民警 
1066.扑救船舶火灾疏散和抢救人员时,应首先抢救和疏散( A ) 的人员,其次是下风方向和上层甲板人员。 
A、受火势烟雾威胁严重  
B、受明火威胁严重 
C、受浓烟威胁严重  
D、受大风大浪威胁严重 
1067.危险化学品仓库火灾扑救中,事故现场有有毒有害物质扩散时,在扩散区( A )选择进攻路线接近扩散区。 
A、上风、侧上风方向  
B、上风方向 
C、下风、侧上风方向  
D、下风方向 
1068.处置危险化学品仓库火灾,应及时要求( C )到场协助,及时控制火势,遏制爆炸。 
A、各级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专家  
B、特勤中队携带相关救援装备 
C、事发单位的技术人员  
D、安检、环保、公安、武警等有关部门。 
1069.危险化学品仓库火灾行动中进入剧毒重度危险区时,应实施 ( B )级防护。 
A、特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1070.危险化学品仓库火灾行动中进入中毒中度危险区时,应实施( C )防护。 
A、特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1071.露天堆垛仓库火灾扑救中,先疏散( A )的堆垛,再视情疏散其他堆垛。 
A、受火势威胁严重  
B、着火堆垛 
C、上风向的堆垛  
D、下风向的堆垛 
1072.露天堆垛起火属于( A )类火灾。 
A、A  
B、B  
C、C  
D、D  
1073.成捆堆放的棉、麻、纸张及大量堆放的煤、杂草、湿木材等,受热后易发生( C )。  
A、燃烧  
B、自燃  
C、阴燃  
D、闪燃  
1074.在固体可物中,燃点较低、燃烧剧烈的称为( A )固体。 
A、易燃  
B、难燃  
C、可燃  
D、自燃 
1075.及时疏散堆垛防止火势蔓延的灭火方法是( C )。 
A、窒息法  
B、冷却法  
C、隔离法  
D、抑制法 
1076.露天堆垛火灾极易发生阴燃,下列不是阴燃的条件是( D )。 
A、空气不流通  
B、加热温度较低  
C、可燃物含水分较多 
D、与氧化剂接触 
1077.通过烟的( D )等特征,可以大致判断燃烧物质的种类、火灾阶段、火势蔓延方向等。 
A、气味、颜色、浓度  
B、气味、颜色、流动方向 
C、颜色、浓度、流动方向  
D、气味、颜色、浓度、流动方向 
1078.阴燃在改变通风条件,增加供氧量或可燃物中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可转变为( A )。 
A、有焰燃烧  
B、无焰燃烧  
C、自燃  
D、闪燃 
1079.露天堆垛仓库火灾扑救中,组织火情侦察应注重了解哪些方面的情况( D )  
A、物质的种类  
B、物质的种类、数量  
C、疏散方向  
D、堆垛物质的种类、性质、数量、堆垛形式、火势燃烧程度和蔓延方向、堆垛间的距离 
1080.粮食仓库多为单层建筑,大多数为( C )级耐火等级建筑。 
A、一  
B、二  
C、三  
D、一、二
1081.钢混结构的粮食仓库立筒仓,一般由工作塔、( B )和收发三部分组成,是大型现代化储粮设施。 
A、操作间  
B、仓筒群  
C、传送带  
D、工作间 
1082.在处置粮食仓库火灾中,应选择( B )、出入口、固定楼梯和消防登高设施实施灭火进攻行动。 
A、工作塔  
B、承重建筑结构  
C、窗户  
D、外部楼梯 
1083.火场排烟时,应利用( A )排烟  
A、喷雾水流  
B、直流水流  
C、开花水流  
D、开花直流水流 
1084.扑救粮食仓库火灾,一般应使用( D )水流,防止粉尘爆炸和水渍损失 
A、开花、直流  
B、直流、喷雾  
C、直流、喷雾  
D、开花、喷雾 
1085.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 C )。 
A、燃点  
B、闪点  
C、自燃点  
D、着火点 
1086.木材的燃点为( C )℃。 
A、50~100  
B、100~150  
C、250~300  
D、300~350  
1087.粉尘中的水分决定着爆炸的性能,水分越多,爆炸危害性( B )。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 
1088.下列不是固体物质的燃烧方式是( D )。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自燃 
1089.用( A )水枪全面覆盖未燃堆垛,降低堆垛表面温度,防止因受热辐射或飞火作用引起新火点, 用淋湿苫布遮盖未燃堆垛,以防形成新火点。 
A、开花水枪  
B、直流水枪  
C、喷雾水枪  
D、水炮 
1090.仓库着火时,侦察小组应不少于( B )人。 
A、2  
B、3  
C、4  
D、5  
1091.处置可燃仓库火灾的灭火原则是( A )? 
A、先堵后灭  
B、边堵边灭  
C、先疏散后消灭  
D、以固为主,固移结合 
1092.危险化学品仓库火灾扑救中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合理选择疏散和进攻路线,采用( D )等战术措施。 
A、内外夹攻,上下合击  
B、冷却防爆,攻防并举 
C、堵截火势、重点打击  
D、冷却防爆、强攻近战 
1093.扑救有毒区域火灾时,阵地上的水枪手要少而精,主攻任务应由( D )担任。 
A、普通队员  
B、电话员  
C、指挥员  
D、特勤人员 
1094.电线断落对地短路,形成(A ),威胁火灾扑救人员。 
A、跨步电压  
B、跨步电流  
C、移步电压  
D、移步电流 
1095.对地电压在(B )以下的电源,可穿戴绝缘手套,用绝缘电剪将电线剪断。 
A、220 V  
B、250V  
C、380 V  
D、240 V  
1096.使用直流水枪灭火时,如发现放电声或放电火花、有电击感时,采取( A )射水,将水带与水枪的接合部金属触地,以防触电伤人。 
A、卧姿  
B、立姿  
C、蹲姿  
D、都可以  
1097.强风,是指风力达到( B )级以上的自然风。 
A、五  
B、六  
C、七  
D、八 
1098.消防车要停靠在有毒火灾区域( B )。 
A、下风方向  
B、上风方向  
C、侧风方向  
D、中间 
1099.在风力不大的情况下,也不宜使用四面围堵战术,尽量在( C )方向,选择一个没有围墙或密集装置的地方,作为有毒气体的导流方向。 
A、上风  
B、侧上风  
C、下风或侧下风  
D、中间 
1100.消防人员在有毒区域进行侦察、排险、灭火等行动时,应以( A ) 为单位,不可单独行动。
A、小组  
B、个人  
C、班  
D、中队
1101.对大型带电设备火灾,应在其( D )的指导下,有效实施断电灭火或带电灭火的战术措施,防止触电而造成人员伤亡。 
A、单位人员  
B、指挥员  
C、保安人员  
D、技术人员 
1102.扑救带电火灾时,水枪喷嘴与带电体之间要保持( B )。 
A、一定距离  
B、安全距离  
C、远距离  
D、近距离 
1103.直接使用充实水柱带电灭火时,应采用大口径水枪,运用 
( D )进行远距离射水灭火 
A、斜射  
B、喷射  
C、直射  
D、点射 
1104.对能溶于水的有毒或刺激性气体,可喷射( A )水流,降低其在空气中的浓度。 
A、雾状  
B、水状  
C、支队指挥员  
D、火场总指挥 
1105.强风情况下火灾扑救,应迅速成立火场指挥部,并根据火情适时启动( B ),加强对被困人员和贵重物资的疏散工作。 
A、灭火救援总指挥部  
B、灭火救援应急系统 
C、联动系统  
D、火灾报警系统 
1106.在灭火现场,兵力集中使用于火场的( A ),防止分散兵力,以致无法有效控制火势。 
A、主要方面  
B、次要方面  
C、重要方面  
D、非主要方面 
1107.在配电室断电时,应首先断开( B )。 
A、次开关  
B、主开关  
C、分支开关  
D、任意开关 
1108.扑救有毒区域火灾时,水源的选用、水枪阵地的选择,在不影响火灾扑救效果的前提下,坚持从( D )进攻为主的原则。 
A、下风方向  
B、侧下风  
C、侧上风  
D、上风方向 
1109.带电灭火时,灭火人员要穿戴绝缘胶靴和手套,必要时穿着 
( D )  
A、避火服  
B、战斗服  
C、铝箔隔热服  
D、均压服 
1110.破拆时,要防止工具与( C )接触。  
A、身体  
B、地面  
C、带电体  
D、绝缘体 
1111.消防部门与事故单位( B )的密切配合,采用关闭阀门、堵塞漏洞、修补容器等方法,断绝毒源。 
A、领导  
B、工程技术人员  
C、环保人员  
D、工作人员 
1112.带电设备线路火灾扑救时,要充分利用( D )担任。 
A、蒸汽灭火装置  
B、水喷雾灭火装置 
C、移动灭火装置  
D、固定灭火装置 
1113.对受有毒物质污染的消防车辆、器材、工具和装备,必须进行彻底( A )处理。 
A、消毒  
B、杀菌  
C、水洗  
D、晾晒 
1114.根据灭火需要,在( C )的统一指挥下,选择适当部位和地带、组织人员进行破拆工作。 
A、全勤指挥部  
B、辖区主战单位  
C、灭火指挥部  
D、灭火总指挥 
1115.火场上可燃物的燃烧,往往在风力和循环气流的作用下,会大大地增强( B )的供给量。 
A、氮  
B、氧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1116.强化情况下,火势成( C )发展、易形成大面积火灾。  
A、正常  
B、激增式  
C、跳跃式  
D、渐增式  
1117.在六级风的情况下,火势在l 小时内,蔓延速度可达到( C )。 
A、240 m  
B、250 m  
C、260m  
D、270 m  
1118.灭火救援行动中,实施火场破拆时,应当正确使用破拆器材,合理实施破拆,严禁盲目破拆建筑( A ),防止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A、承重构件  
B、承重墙  
C、承重大梁  
D、承重支架  
1119.灭火救援行动中,实施火场排烟时,应当合理选择进风口和排烟口,防止造成( A ),扩大蔓延,威胁人员安全。  
A、烟气  
B、烟火  
C、气体  
D、火苗  
1120.排烟时,必须充分考虑烟雾流向,合理选择进风口和排烟口。在烟雾浓、温度高的区域排烟时,必须使用开花或者喷雾水流掩护。有毒烟气必须向( B )(侧)风方向排放,同时疏散可能受到排出烟雾威胁的人员。  
A、上  
B、下  
C、左  
D、右 
1121.( C )是消灭火灾战斗行动的一部分,而且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部分。  
A、先控制后消灭  
B、预防  
C、控制  
D、消灭  
1122.破拆门窗玻璃时,必须站在门窗侧面,从玻璃( C )开始破拆;从破拆处进入时,必须清除残留的玻璃碎片。  
A、中间  
B、左下角  
C、上方一角  
D、左侧  
1123.进入密闭区域侦察时,应当在侧面( D )开启门、窗,并同时向门、窗内射水。  
A、迅速  
B、  
C、极慢  
D、缓慢  
1124.车辆进入易燃易爆场所,必须落实( C )措施。  
A、防火防盗  
B、车辆熄火  
C、防火防爆  
D、安装防火罩  
1125.起重破拆必须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合理的安全措施。起重气垫严禁重叠使用;起重时,气垫塞入物体下部面积必须在( B )以上。  
A、60%  
B、75%  
C、80%  
D、100%  
1126.( D )是积极防御与主动进攻相结合的基本战法。  
A、突破  
B、合击  
C、夹攻  
D、堵截  
1127.( A )是火场上为完成比较艰巨的灭火、救人和排险任务,组织灭火力量进行强攻的战法  
A、突破  
B、合击  
C、夹攻  
D、堵截  
1128.( C )是指用一部分灭火力量进入建(构) 筑物或物体(飞、船舶等) 的内部灭火, 同时用其余灭火力量在建(构)筑物或物体的外部灭火的战法。  
A、围歼  
B、合击  
C、夹攻  
D、堵截  
1129.( B )是在火场上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位同时向燃烧区域进攻的战法。  
A、围歼  
B、合击  
C、分割  
D、堵截  
1130.( C )是将大面积燃烧区域分割成若干个分区,分别部署力量逐个消灭的战法。  
A、围歼  
B、合击  
C、分割  
D、堵截  
1131.( A )是对燃烧区形成围攻态势,完成战术包围,发起总攻,消灭火灾的战法。  
A、围歼  
B、合击  
C、分割  
D、堵截  
1132.发出紧急撤离信号后,中队指挥员要立即在(C )清点人员,并向指挥部报告,研究新的对策措施。  
A、警戒区域  
B、撤离区域  
C、安全区域  
D、避难区域  
1133.地面建筑垮塌事故处置中,视情按照( B )的原则进行救援。  
A、先救人后救物,先易后难,先伤员后尸体,先重伤后轻伤。  
B、先易后难,先救人后救物,先伤员后尸体,先重伤后轻伤。  
C、先救人后救物,先易后难,先重伤后轻伤,先伤员后尸体。  
D、先易后难,先救人后救物,先重伤后轻伤, 先伤员后尸体。  
1134.下列不是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战斗中的作战原则是( D )。  
A、先控制、后消灭  
B、集中兵力、准确迅速  
C、攻防并举、固移结合  
D、救人第一,灭火第二  
1135.( A )是消防队伍灭火作战的指导原则. 
A、救人第一,科学施救  
B、先控制、后消灭  
C、攻防并举、固移结合  
D、集中兵力、准确  
1136.利用( C )直接出水灭火,实现人和资源的结合。  
A、消防车铺设水带  
B、举高车  
C、室内消防设施  
D、手抬泵  
1137.下列不属于灭火战术方法的是( D )  
A、堵截  
B、突破  
C、夹攻  
D、洗消  
1138.消防部队在执行抢险救援任务过程中,要在( B )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指挥方式,并注意与其他社会救援力量的协调配合,妥善处理抢险救援中遇到的各种情况。  
A、总(支、大)队全勤指挥部  
B、当地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  
C、 公安机关、环保和安检等部门  
D、 当地党委、政府  
1139.下列哪项任务不属于抢险救援( C )。  
A、各种事故的抢险救援  
B、各种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  
C、各类火灾扑救  
D、参与处置突发事件  
1140.下列哪类不属于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中的个人防护等级( A )。 
A、特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1141.个人防护一级防护标准防护面具为( B )。  
A、简易滤毒罐  
B、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C、面罩或口罩  
D、 毛巾等防护器材  
1142.个人防护三级防护标准防护面具为( D )。  
A、简易滤毒罐  
B、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C、面罩或口罩  
D、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  
1143.个人防护一级防护标准防化服类型为( A )  
A、内置式重型防化服  
B、封闭式防化服 
C、简易防化服  
D、战斗服  
1144.个人防护二级防护标准防化服类型为( B )  
A、内置式重型防化服 
B、封闭式防化服 
C、简易防化服 
D、战斗服 
8、个人防护三级防护标准防化服类型为( C ) 
A、内置式重型防化服 
B、封闭式防化服 
C、简易防化服 
D、战斗服  
1145.进入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泄漏事故现场进行侦检和设立警戒区的人员,在没有弄清楚泄漏物质的名称和性质前,必须进行( A )等级个人防护。  
A、高  
B、中  
C、低  
D、一般  
1146.在抢险救援行动中,设立警戒应当根据询问和侦检情况,确定警戒范围,设立( B ),布置警戒人员。  
A、警戒锥  
B、警戒标志  
C、手持荧光警示灯  
D、危险标志 
1147.事故现场有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有害物质扩散时,消防车要选择适当位置停靠,使用( B)的水源。  
A、侧风方向  
B、上风方向  
C、下风方向  
D、就近位置  
1148.事故现场出现有( C )时,在切断电源不会引发爆炸的前提下,应及时切断电源,熄灭明火,停止高热设备工作。  
A、易燃粉尘  
B、易燃液体  
C、易燃易爆气体  
D、有毒气体  
1149.处置化学灾害事故,关阀断源时,应由( C )操作或在单位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A、战训专家  
B、攻坚组队员  
C、单位人员  
D、专家人员  
1150.下列哪项内容不属于洗消处理( D )。  
A、场地洗消  
B、器材洗消  
C、人员洗消  
D、车辆洗消 
1151.液化石油气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扩大约( A )倍。  
A、250  
B、200  
C、245  
D、150  
1152.下列哪项内容不属于搜索方法( B )。  
A、人工搜索  
B、搜救分队搜索  
C、技术搜索  
D、搜救犬搜索  
1153.下列哪项不属于危险化学品槽车泄漏事故的特点。( D )  
A、事故地点不确定  
B、物质性质难判定  
C、事故危险性大  
D、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1154.公安消防部队在参与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中,二级个人防护为( A )。  
A、全身、封闭式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B、全身、内置式重型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C、全身、简易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D、呼吸、简易防化服、战斗服、简易滤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  
1155.公安消防部队在参与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中,一级个人防护为( B )。  
A、全身、封闭式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B、全身、内置式重型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C、全身、简易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D、呼吸、简易防化服、战斗服、简易滤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  
1156.公安消防部队在参与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中,三级个人防护为( D )。  
A、全身、封闭式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B、全身、内置式重型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C、全身、简易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D、呼吸、简易防化服、战斗服、简易滤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  
1157.处置大型化工装置、设施、油罐等事故,应及时要求( C )到场协助,及时控制火势,遏制爆炸。  
A、各级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专家  
B、特勤中队携带相关救援装备  
C、事发单位的技术人员  
D、安检、环保、公安、武警等有关部门。  
1158.液化石油气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通常为( A )。  
A、1.5%~10%  
B、2.5%~15%  
C、2.5%~10%  
D、3.5%~10%  
1159.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加压以液态储存和运输,液体的密度约为水的( B )。  
A、三分之二  
B、一半  
C、三分之一  
D、四分之一  
1160.液化石油气一般以( B )状泄漏。  
A、流淌  
B、喷射  
C、扩散  
D、溶解 
1161.处置液化气泄漏事故中,严禁处置人员在( A )的下水道等地下空间的顶部、井口处滞留。 
A、泄漏区域  
B、扩散区域  
C、警戒区域  
D、疏散区域  
1162.空气中氯气最高允许浓度为0.002mg/L,超过( A )人吸入后立即死亡。 
A、2.5mg/L  
B、1.5mg/L  
C、2.3mg/L  
D、1.3mg/L  
1163.液氯比空气重约( C ) 倍,在空气中不易扩散。  
A、1.5  
B、2  
C、2.5  
D、4.5  
1164.液氯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扩大约 ( B )倍。(中)  
A、450  
B、400  
C、445  
D、450  
1165.对接触氯气的皮肤、面部可用( A )冲洗,症状严重者立即送医院诊治。  
A、水  
B、肥皂水  
C、碳酸氢钠水  
D、酒精  
1166.爆炸极限一般为( B )。(难)  
A、1.02%~7%  
B、1.2%~8%;  
C、0.8%~6.5%  
D、1.1%~8%  
1167.苯不溶于水,其蒸汽比空气重,约为空气的( B )倍。(难)  
A、2.5  
B、2.7  
C、3  
D、4  
1168.苯在沿管线流动时,流速过快,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很容易引发( B )。  
A、单一性爆炸  
B、爆炸燃烧  
C、泄漏燃烧  
D、混合型爆炸  
1169.沙林性质稳定,常温下分解缓慢,但加温、加碱可将其毒性迅速破坏,因此可用(B)物质进行消毒。(中)  
A、酒精  
B、碱性  
C、酸性  
D、中性  
1170.下列哪任务不属于公安消防部队承担的各种事故的抢险救援( A )。 A、地震  
B、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C、建筑物倒塌事故  
D、交通事故  
1171.下列哪任务不属于公安消防部队承担的各种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 D )。  
A、地震  
B、风灾  
C、水灾  
D、建筑物倒塌  
1172.下列哪特点不属于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任务特点( D )。  
A、多样性  
B、复杂性  
C、艰巨性  
D、突发性  
1173.下列哪内容不属于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的基本原则( D )。  
A、政府领导,统一指挥  
B、行动,科学处置  
C、以人为本,救人优先  
D、加强调度,连续作战  
1174.公安消防部队在参加抢险救援行动中进入剧毒重度危险区时,应实施( B )级防护。  
A、特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1175.公安消防部队在参加抢险救援行动中进入剧毒轻度危险区时,应实施( C )级防护。  
A、特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1176.公安消防部队在参加抢险救援行动中进入低毒中度危险区时,应实施( D )级防护。  
A、特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1177.公安消防部队在参与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中: 全身、内置式重型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属于( B )级防护。  
A、特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1178.公安消防部队在参与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中: 全身、封闭式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属于( C)级防护。  
A、特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1179.公安消防部队在参与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中: 呼吸、简易防化服、战斗服、简易滤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属于( D )级防护。 
A、特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1180.事故现场有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有害物质扩散时,在扩散区( A )选择进攻路线接近扩散区。  
A、上风、侧上风方向  
B、上风方向  
C、下风、侧上风方向  
D、下风方向 
1181.下列哪项设备不属于洗消设备( D )。(中)  
A、消防部队装备的专用洗消车、洗消帐篷  
B、军队防化部门装备的供人员洗消用的洗消车和供地面洗消用的喷洒车  
C、消防水罐车、环卫洒水车  
D、防爆水泵  
1182.液化石油气无色、无臭、( A )。(中)  
A、无毒  
B、中毒  
C、剧毒  
D、微毒  
1183.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特点为( A )。(中)  
A、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和处置难度大。  
B、扩散迅速,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和污染环境,洗消困难。  
C、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和污染环境。  
D、突发性强,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易造成交叉感染;政治影响大和救援难度大。  
1184.氯气泄漏事故特点为( B )。(中)  
A、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和处置难度大。  
B、扩散迅速,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和污染环境,洗消困难。  
C、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和污染环境。  
D、突发性强,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易造成交叉感染;政治影响大和救援难度大。  
1185.液化石油气处置过程中进入现场或警戒区内的人员必须( A )。(难)  
A、佩戴隔绝式呼吸器,穿着全封闭式消防防化服  
B、佩戴隔绝式呼吸器,穿着简易消防防化服  
C、可穿纯绵战斗服,扎紧裤口袖口,勒紧腰带裤带  
D、全身浇湿  
1186.液化石油气处置过程中驱散稀释不得使用( A )水枪,以免强水流冲击产生静电。(易)  
A、直流  
B、开花  
C、喷雾  
D、多功能  
1187.液氯常温下为( B )的气体。(中)  
A、黄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  
B、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  
C、黄色、无味  
D、黄绿色、 无味  
1188.绝对压力为1个大气压的纯氯气体,在-35℃时成为液态,其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扩大约( A )倍。(中)  
A、400  
B、350  
C、450  
D、150  
1189.氯气( ),随温度升高而( A )。(中)  
A、能溶解于水,但溶解度不大 减少  
B、能溶解于水,溶解度比较大 增大  
C、易溶解于水 增大  
D、易溶解于水 减少  
1190.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的程序和措施为( A )。(难)  
A、接警出动、个人防护、现场询情、侦察检测、设立警戒、疏散救生、排除险情和清理移交  
B、接警出动、个人防护、现场询情、侦察检测、设立警戒、疏散救生  
C、接警出动、个人防护、现场询情、侦察检测、排除险情、现场急救、作好灭火准备和清理移交。  
D、接警出动、个人防护、现场询情、侦察检测、设立警戒、疏散救生、控毒排险、现场急救、洗消处理、清理移交  
1191.氯气泄漏事故处置的程序和措施为( D )。(中)  
A、接警出动、个人防护、现场询情、侦察检测、设立警戒、疏散救生、排除险情和清理移交  
B、接警出动、个人防护、现场询情、侦察检测、设立警戒、疏散救生  
C、接警出动、个人防护、现场询情、侦察检测、排除险情、现场急救、作好灭火准备和清理移交。  
D、接警出动、个人防护、现场询情、侦察检测、设立警戒、疏散救生、控毒排险、现场急救、洗消处理、清理移交  
1192.液化石油气处置过程中倒罐、转移必须在( A )的掩护下进行,以确保安全。(难)  
A、喷雾水枪 
B、消防水炮 
C、泡沫枪 
D、直流水枪  
1193.液氯泄漏事故进入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必须佩戴隔绝式呼吸器,进入内部执行关阀堵漏任务的救援人员要按( A )防护标准加强个人防护。(难)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特级  
1194.公路交通事故特点为( A )。(中)  
A、事故频率高、人员伤亡大、易引发次生灾害和救援难度大  
B、事故地点不确定、物质性质难判定、事故危险性大和处置难度大  
C、易引发次生灾害、人员伤亡大、堵塞隧道交通、经济损失大和救援困难  
D、人员伤亡重、容易引发次生灾害、造成交通中断和救援困难  
1195.危险化学品槽车泄漏事故特点为( B )。(中)  
A、事故频率高、人员伤亡大、易引发次生灾害和救援难度大  
B、事故地点不确定、物质性质难判定、事故危险性大和处置难度大  
C、易引发次生灾害、人员伤亡大、堵塞隧道交通、经济损失大和救援困难  
D、人员伤亡重、容易引发次生灾害、造成交通中断和救援困难  
1196.隧道交通事故特点为( C )。(中)  
A、事故频率高、人员伤亡大、易引发次生灾害和救援难度大  
B、事故地点不确定、物质性质难判定、事故危险性大和处置难度大  
C、易引发次生灾害、人员伤亡大、堵塞隧道交通、经济损失大和救援困难  
D、人员伤亡重、容易引发次生灾害、造成交通中断和救援困难  
1197.液化气体泄漏,不能( B )时,可拖至偏僻、空旷的安全处,进行火炬放空燃烧。(易)  
A、堵漏  
B、倒罐  
C、洗消  
D、引爆  
1198.公路交通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为( A )。(中)  
A、接警出动、侦察检测、设立警戒、救生排险、现场急救、清理移交  
B、接警出动、个人防护、现场询情、侦察检测、设立警戒、疏散人员、排除险情、洗消处理和清理移交。  
C、接警出动、现场侦检、设立警戒、开展人员救助、排除险情搞好保障、清理移交 
D、接警出动、个人防护、现场询情、侦察检测、设立警戒、疏散救生、排除险情、现场急救、搞好保障、清理移交  
1199.危险化学品槽车泄漏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为( B )。(中)  
A、接警出动、侦察检测、设立警戒、救生排险、现场急救、清理移交  
B、接警出动、个人防护、现场询情、侦察检测、设立警戒、疏散人员、排除险情、洗消处理和清理移交。  
C、接警出动、现场侦检、设立警戒、开展人员救助、排除险情搞好保障、清理移交  
D、接警出动、个人防护、现场询情、侦察检测、设立警戒、疏散救生、排除险情、现场急救、搞好保障、清理移交  
1200.隧道交通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为( C )。(中)  
A、接警出动、侦察检测、设立警戒、救生排险、现场急救、清理移交  
B、接警出动、个人防护、现场询情、侦察检测、设立警戒、疏散人员、排除险情、洗消处理和清理移交。  
C、接警出动、现场侦检、设立警戒、开展人员救助、排除险情搞好保障、清理移交  
D、接警出动、个人防护、现场询情、侦察检测、设立警戒、疏散救生、排除险情、现场急救、搞好保障、清理移交 
1201.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使用破拆工具破拆车体时,应使用( A )掩护,防止金属碰撞产生火花,引起油蒸气爆炸,发生火灾。(中) 
A、雾状水
B、直流水
C、直流水或开花水
D、泡沫液 
1202.事故现场有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有害物质扩散时,消防车要选择(A )的适当位置停靠。(易) 
A、上风方向或侧上风方向 
B、上风方向 
C、侧上风方向 
D、下风方向 
1203.台风灾害事故特点不包括( D )(中) 
A、破坏力强,危害性大。 
B、波及面广,人员伤亡大。 
C、防范困难,救援难度大。 
D、涉及地域广。 
1204.泥石流灾害事故特点( B )(易) 
A、破坏力大,危害重。中断交通,损失大。易造成人员伤亡,救援困难 
B、爆发突然,来势凶猛。破坏力大,危害重。中断交通,损失大。易造成人员伤亡,救援困难 
C、爆发突然,来势凶猛。波及面广。破坏力强,危害性大,中断交通,损失大。 
D、爆发突然,来势凶猛。破坏力大,危害重。防范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救援困难。 
1205.地震灾害事故,震级每相差一级,其能量相差约为( C )多倍。(中) 
A、20 25 30 
D、50 
1206.地震灾害事故中搜索的方法不包括( D )(易) 
A、人工搜索
B、技术搜索
C、搜救犬搜索
D、导航仪器搜索 
1207.建筑倒塌事故处置中救人应坚持( B )的原则(中) 
A、由浅入深、由外向内 
B、救多数人、救活着的人 
C、先易后难 
D、先救人后救物 
1208.严禁站在建筑废墟上( A )进行施救,防止被埋压人员受到二次挤压伤害。(易) 
A、从上至下 
B、从左至右 
C、从外向里 
D、从下到上 
1209.建筑倒塌事故处置按照( B )的顺序进行。(中) 
A、“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由外向内、先重伤后轻伤、先救人后救物” 
B、“由浅入深、由外向内、先易后难、先重伤后轻伤、先救人后救物” 
C、“由外向内、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先重伤后轻伤、先救人后救物” 
D、“先重伤后轻伤、先救人后救物、由浅入深、由外向内、先易后难” 
1210.建筑倒塌事故处置中救援人员( A )非稳固支撑的建筑废墟下面。(难) 
A、不准冒险进入 
B、穿戴好防护装备进入 
C、严禁进入 
D、可以进入 
1211.进入核辐射现场或警戒区内的人员必须穿着( B )。(易) 
A、全封闭重型防化服 
B、全封闭式防核防化服 
C、隔热服 
D、轻型防化服 
1212.各级公安消防部队要在( B )的统一领导下,认真组织完成大型活动现场的消防勤务。(易) 
A、公安机关 
B、当地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 
C、 公安机关、环保和安检等部门 
D、当地党委、政府、 
1213.大型活动不包括( D )(易) 
A、党和国家举行的大型政治活动 
B、国际及国家级大型文化艺术、体育活动 
C、国际级、国家级、地区级商品交易会 
D、群众游行 
1214.公安消防部门在大型活动中担负着防火和( B )两大任务。(易) 
A、执勤备战 
B、灭火救援 
C、抢险救援 
D、现场警戒 
1215.个人防护防护等级有( C )级。(中) 
A、1 
B、2 
C、3 
D、4 
1216.一般警戒区域划分为( D )个区域。(中) 
A、1 
B、2 
C、3 
D、4 
1217.一般警戒区域划分为重危区、中危区、轻危区和(B)区。(易) 
A、隔离 
B、 安全 
C、警戒 
D、不危险 
1218.可用于洗消的设备一般不包括( D ):(易) 
A、消防部队装备的专用洗消车、洗消帐篷; 
B、军队防化部门装备的供人员洗消用的洗消车和供地面洗消用的喷洒车; 
C、消防水罐车、环卫洒水车; 
D、林业喷药车。 
1219.液化石油气是原油蒸馏或其他石油加工过程中所得出的各类( A )类化合物(易)
A、烃 
B、炔 
C、烯 
D、脂 
1220.不是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的时( D )(易) 
A、无色 
B、无臭 
C、无毒 
D、无味
1221.液化石油气吸入后会造成恶心或头痛,吸入过多有( A )性。(易) A、麻醉 
B、麻痹 
C、休克 
D、兴奋 
1222.液化石油气喷雾稀释时要用喷雾水枪托住下沉的气体,往( B )驱散。(易) 
A、下 
B、上 
C、右 
D、左 
1223.驱散稀释液化石油气不得使用( B )水枪,以免强水流冲击产生静电。(易) 
A、喷雾 
B、直流 
C、开花 
D、水幕 
1224.液化石油气因螺栓松动引起法兰泄漏时,可使用( C ),紧固螺栓,制止泄漏(易) 
A、铁制钳子 
B、钢制扳手 
C、无火花工具 
D、套筒组 
1225.进入警戒区内所有人员不得穿化纤类服装和( B )的鞋。(易) 
A、带防滑垫 
B、带铁钉 
C、橡胶底 
D、带气垫 
1226.液氯常温下为( C )色。(易) 
A、铁红色 
B、黑紫 
C、黄绿 
D、淡蓝 
1227.如果在钢瓶等装氯容器中混入( B ),一定条件下,引起激烈反应而导致爆炸。(难) 
A、无机化合物 
B、有机化合物 
C、易燃易爆物品 
D、腐蚀性物体 
1228.进入氯气泄露现场内部执行关阀堵漏任务的救援人员要按( A )级防护标准加强个人防护。 
A、一 
B、二 
C、三 
D、危险 
1229.苯为( B )的易燃液体。 
A、浅黄色 
B、无色透明 
C、浅蓝色 
D、黄绿色 
1230.苯为有强烈( B )味的易燃液体。(易) 
A、刺激 
B、芳香 
C、醇香 
D、恶臭 
1231.苯与( B )能发生强烈反应。(中) 
A、还原剂 
B、氧化剂 
C、催化剂 
D、稳定剂 
1232.苯( B )溶于水。(易) 
A、易 
B、不 
C、微 
D、难 
1233.苯( B )挥发。(易) 
A、不易 
B、易 
C、不 
D、难 
1234.在处置苯泄漏事故时,应调集大功率( B )消防车到场,做好灭火准备。(易) 
A、供水 
B、泡沫 
C、水罐 
D、高喷 
1235.因交通事故翻入水塘 (沟) 中的苯槽车发生泄漏,在利用吊车起吊前应在水面上充分覆盖( B )(易) 
A、塑料薄膜 
B、泡沫 
C、油膜 
D、棉被 
1236.有限空间内苯发生泄漏,有人中毒时,可使用( D )配合施救行动。(易) 
A、移动排烟机送风 
B、机械排烟机送风 
C、空气呼吸器供气 
D、移动气瓶供气 
1237.当空气中浓度达到( B )mg/m³时,2 分钟内即可使人出现中毒症状。(难) 
A、0.4~1.5 
B、0.5~2 
C、0.8~1.6 
D、1.0~2.5 
1238.处置高架路(桥)交通事故时,同一消防站出动的车辆应( B )登上高架公路,相向驶往现场。 
A、从相同的入口 
B、从不同的入口 
C、按照车辆顺序 
D、按就近原则 
1239.液化气槽车装载可燃气体倒罐时,要采用专用的防爆工具和( A )
A、防爆烃泵 
B、防爆油管 
C、导流管道 
D、防爆油泵 
1240.进入易燃气体泄漏警戒区内所有人员必须关闭手机,不得穿(D )服装。 
A、棉麻类 
B、有金属物件的 
C、丝质类 
D、化纤类
1241.台风是指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 D )级及其以上的强热带气旋。 
A、9 
B、10 
C、11 
D、12 
1242.洪涝灾害事故处置在危险情况下实施救援时,要以( A )为单位,不准单独行动。 
A、小组 
B、班 
C、中队 
D、大队 
1243.大型活动的消防安全由( B )负责。(中) 
A、主办单位负责人 
B、主办单位 
C、主管单位 
D、主管领导 
1244.主办单位的( C )是大型活动消防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中) 
A、上级单位法人 
B、上级主管 
C、法定代表人 
D、主要领导 
1245.大型活动主办单位应建立相应的( A )。(中) 
A、消防安全保卫组织 
B、义务消防组织 
C、专职消防队伍 
D、消防保卫小组 
1246.控制险情要以首先( B )为前提。(易) 
A、保护重要目标 
B、保护人的生命 
C、防止发生爆炸 
D、控制火势 
1247.进入剧毒中度危险区的防护等级为( A )级。(中) 
A、一 
B、二 
C、三 
D、四 
1248.进入微毒轻度危险区的防护等级为( C )级。(中) 
A、一 
B、二 
C、三 
D、四 
1249.进入低毒重度危险区的防护等级为( B )级。(中) 
A、一 
B、二 
C、三 
D、四 
1250.进入高毒轻度危险区的防护等级为( B )级。(中) 
A、一 
B、二 
C、三 
D、四
1251.在整个液化气泄漏处置过程中,应当实施( B ),根据检测情况,随时调整警戒范围。(易) 
A、静态检测 
B、动态检测 
C、抽点检测 
D、定时检测 
1252.在整个液化气泄漏处置过程中,应当实施动态检测,根据检测情况,随时调整( C )。 
A、警戒力量 
B、警戒范围 
C、警戒范围 
D、力量部署 
1253.( B )可以用来稀释泄漏的液化石油气体。(易) 
A、氮气 
B、蒸汽 
C、压缩空气 
D、二氧化碳 
1254.储罐或容器发生泄漏,无法堵漏时,可采取( C )的方法将氯液倒入其他容器或储罐。 
A、倾倒 
B、虹吸 
C、疏导 
D、抽吸 
1255.洗消站应当设立在( B )交界处 
A、轻度污染区与安全区 
B、危险区与安全区 
C、警戒区域与安全区 
D、轻度污染区与危险区 
1256.对接触毒物的皮肤、面部可用( B )冲洗。 
A、酒精 
B、水 
C、香皂水 
D、消毒剂 
1257.抢险救援的特点不包括( C )。(易) 
A、多样性 
B、复杂性 
C、扩散性 
D、艰巨性 
1258.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特点不包括( D)。 
A、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 
B、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C、处置难度大 
D、易在较短时间内控制 
1259.个人防护。进入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泄漏事故现场进行侦检和设立警戒区的人员,在没有弄清楚泄漏物质的名称和性质前,必须进行( C )个人防护,其他人员应根据侦检情况,确定相应的防护等级。 
A、低等级 
B、中等级 
C、高等级 
D不需要 
1260. 事故现场有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有害物质扩散时,消防车要选择( A )的位置停靠。(易)
A、上风方向或侧上风方向 
B、下风方向 
C、侧下风方向 
D、扩散区
1261. 凡是进入有毒区域内的车辆、器材和染毒场地、物品事后都要进行( B )。 (易) 
A、冲洗 
B、洗消 
C、洗涤 
D销毁 
1262. 援液化石油气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扩大约 ( C )倍,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极限通常为 ( ) 。 
A、200 1%—10% 
B、200 1.5%—10% 
C、250 1.5%—10% 
D、250 1%—10% 
1263.. 液氯常温下为( C )、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 
A、黄色 
B、绿色 
C、黄绿色 
D褐色 
1264.液氯在空气中不易( A )。 
A、扩散 
B、挥发 
C、凝固 
D、蒸发 
1265. 液氯能溶解于水,但溶解度不大,并随温度升高而( B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挥发 
1266.援氯气有剧毒,对眼睛和呼吸系统的黏膜有极强的刺激性,在肺中发生淤血和水肿,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0.002mg/L,超过( C )mg/L人吸入后立即死亡。 
A、1.0 
B、1.5 
C、2.5 
D、3.0 
1267. 进入液氯泄露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必须佩戴隔绝式呼吸器,进入内部执行关阀堵漏任务的救援人员要按( A )级防护标准加强个人防护。 
A、一 
B、二 
C、三 
D、四 
1268. 苯为无色透明、有强烈( C )的易燃液体。 
A、香味 
B、臭味 
C、芳香味 
D、刺激性气味 
1269.进入毒区实施抢险作业的人员一定要精干,个人防护充分,并使用( B )水枪进行掩护。 
A、直流 
B、开花或喷雾 
C、脉冲 
D、泡沫 
1270. 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 C )作用。 
A、刺激 
B、兴奋 
C、麻醉 
D、昏迷 
1271.苯泄露事故特点( D )。 
A、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B、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C、污染环境 
D、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污染环境 
1272.苯泄露事故处理程序( A )。 
A、接警出动、个人防护、现场徇情、侦查检测、排除险情、现场急救、做好灭火准备、清理移交
B、接警出动、现场徇情、侦查检测、排除险情、现场急救、做好灭火准备、清理移交 
C、接警出动、个人防护、现场徇情、侦查检测、现场急救、做好灭火准备、清理移交 
D、 接警出动、个人防护、现场徇情、侦查检测、排除险情、清理移交 
1273.沙林是一种神经性毒剂,用( A )方法可以破坏毒性。 
A、加温、加碱 
B、降温 
C、灼烧 
D、溶水 
1274. 毒剂事件的处置必须坚持( A )的原则。 
A、尽早发现,初期控制,疏散,及时抢救,消除毒源,全面洗消 
B、尽早发现,初期控制,疏散,及时抢救 
C、尽早发现,初期控制,疏散,及时抢救,消除毒源 
D、尽早发现,初期控制,消除毒源,全面洗消 
1275.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无法倒灌时可采取( C )处置 
A、导流转移或放空处置 
B、导流转移 
C、放空处置 
D、置之不理 
1276.危险化学品在倒灌时需采取措施不包括( D )。(易) 
A、采用专用的防爆工具和防爆烃泵 
B、在喷雾水枪的掩护下进行 
C、由当地燃气公司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 
D、及时洗消 
1277.救援车辆一时无法接近事故现场时,救援人员应首先携带( B )装置投入救援. 
A、 防护 
B、救援
C、照明
D、侦查 
1278.易燃、易爆或毒害性气体发生泄漏,救援车辆到场后应停靠( A )位置. 
A、上风口 
B、下风口 
C、地势低洼处 
D、侧下风口 
1279.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尽快( B ). 
A、撤离 
B、恢复交通 
C、检查车辆器材 
D、移交事项 
1280. 地铁灾害事故不是指由于地铁在地下隧道内发生( C ). 
A、相撞 
B、出轨 
C、颠簸 
D、火灾
1281. 发生大量危险化学品泄漏,特别是内部地势不平时,将造成液体流淌扩散,应及时筑堤围堵或疏导,并( C )予以充分覆盖。 
A、填盖沙土 
B、喷射水 
C、喷射泡沫 
D、塑料薄膜 
1282.按照公路交通事故的救援措施,开展人员救助。对事故现场中毒、窒息、休克、出血的伤员,应立即交由( C )进行现场急救。
A、消防部门 
B、公安部门 
C、医务救护部门 
D、路政部门 
1283.台风灾害事故特点不包括( C )。 
A、破坏力强,危害性大 
B、波及面广,人员伤亡大 
C、易于控制,简单处理 
D、防范困难,救援难度大 
1284.处置台风灾害事故中,调派力量的原则不包括( D )。 
A、确保重点区域的需要 
B、确保危急区域的需要 
C、确保险恶地段的需要 
D、分散力量全面部署 
1285. 处置台风灾害事故中,救援人员要加强行动安全,特别是在险恶条件下救援,要以( B )为单位,不得单独行动。 
A、班级 
B、小组 
C、中队 
D、大队 
1286、在险恶条件下实施救援时,要留有( C ),一旦出现险情,自救。 
A、骨干力量 
B、精英力量 
C、机动力量 
D、攻坚力量 
1287. 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 A )造成. 
A、建筑物倒塌和地面破坏 
B、地震余波 
C、地震引起的火灾 
D、地震恐慌 
1288.地震震级每相差一级,其能量相差( D )倍。 
A、10 
B、20 
C、150 
D、40 
1289.地震的基本参数信息不包括( D )。 
A、震中位置 
B、震级 
C、震源深度 
D、气象 
1290. 核灾害事故是指人类在利用核技术的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核物质外泄,造成人类及生态环境大范围沾染( B )物质所带来的巨大危害。 
A、传染性 
B、放射性 
C、化学 
D、物理 
1291.大型活动的最显著的特点( B )。 
A、场面大 
B、参加人员多 
C、影响大 
D、规格高 
1292.公安消防部门在大型活动中担负着( A )任务。 
A、防火和灭火救援 
B、后勤保障 
C、组织指挥 
D、协调管理 
1293. 大型活动的消防安全保卫工作不包括( D )。 
A、场所安全,符合规定 
B、明确责任,健全机构 
C、完善制度,强化培训 
D、组织指挥,后勤保障 
1294.苯不溶于水,其蒸汽比空气重,约为空气的 (D)倍。 
A、2.4 
B、2.5 
C、2.6 
D、2.19 
1295. 临时棚厦搭建应选用(D)。 
A、易燃材料 
B、无坚韧性材料 
C、危险材料 
D、非燃或难燃材料 
1296.大型活动场所内部和外部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要满足人员高峰期疏散通行的要 求,否则应( A )。 
A、限定人数通行 
B、禁行 
C、拥堵通行 
D、封锁 
1297.基于消防保卫的情况来说,大型活动场所在构建时应保证建筑物内部的( C )完备好用。 
A、喷淋系统 
B、服务系统 
C、报警系统 
D、自动化系统 
1298. 《消防法》第十三条规定,大型活动的消防安全由主办单位负责,主办单位法定代表人是大型活动消防安全的第( A )责任人。 
A、一 
B、二 
C、三 
D、四 
1299( A )应该协助指导主办单位制定有关场所、部位的应急预案,督促指导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使有关人员都能掌握处置火灾及其他应急事件的知识和技能。 
A、公安消防部门 
B、政府部门 
C、环保部门 
D、其他部门 
1300.抢险救援的任务不包括( C )。 
A、各种事故的抢险救援 
B、各种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 
C、民事纠纷事件 
D、参与处置突发事件
1301.自然灾害不包括( D )。 
A、地震 
B、风灾 
C、泥石流 
D、交通事故 
1302. 公安消防部队在执行抢险救援任务过程中,要在当地( A )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指挥方式,并注意与其他社会救援力量的协调配合,妥善处理。 
A、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 
B、交通部门 
C、路政部门 
D、环保部门 
1303.公安消防部队必须具有特殊的作战能力,包括配备特种装备、进行专业训练 和知识结构的更新等才能顺利适应抢险救援工作的( C )。 
A、多样性 
B、艰巨性 
C、复杂性 
D、多重性 
1304.公安消防部队处置抢险救援任务时要制定多样化的相应的抢险救援行动方案、指挥方式、指挥手段来应对抢险救援工作的( A )。 
A、多样性 
B、艰巨性 
C、复杂性 
D、多重性 
1305.一些抢险救援任务环境条件险恶,危及人身安全,灾情难以控制。证明这些抢险救援任务具有( B )。 
A、多样性 
B、艰巨性 
C、复杂性 
D、多重性 
1306.( A )是由灾害事故的突发性和危害性决定的。 
A、行动 
B、救人第一 
C、领导指挥 
D、正确领导 
1307. 重特大灾害事故往往呈现出( C )的特点. 
A、人员伤亡量多 
B、财产损失严重 
C、险情重、波及面广、连发性强 
D、现场形式复杂 
1308.在在火灾现场人的生命和财产同时受到威胁时,应以( B )为第一任务. (易) 
A、救援财产 
B、救援人命 
C、组织灭火 
D、控制火情 
1309. 进入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泄漏事故现场进行侦检和设立警戒区的人员,在没有弄清楚泄漏物质的名称和性质前,必须进行( C )个人防护,其他人员应根据侦检情况,确定相应的防护等级。 
A、低等级 
B、中等级 
C、高等级 
D、初级 
1310.全身形式,着内置式重型防化服,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穿全面防静电内外衣,佩戴全防型滤毒罐属于( A )级防护标准. 
A、一 
B、二 
C、三 
D、四 
1311.全身形式,着封闭式防化服,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穿全面防静电内外衣,佩戴全防型滤毒罐属于( B )级防护标准. 
A、一 
B、二 
C、三 
D、四 
1312. 呼吸位置防护形式,着简易防化服,佩戴简易滤毒罐面罩,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着战斗服属于( C )级防护标准。 
A、一 
B、二 
C、三 
D、四 
1313.事故现场有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有害物质扩散时,消防车要选择上风方向或侧上风方向的适当位置停靠,使用(B)方向的水源. 
A、侧风 
B、上风 
C、下风 
D、侧下风 
1314. 事故现场出现有易燃易爆气体时,在切断电源不会引发爆炸的前提下,应及时切断电源,熄灭明火,停止( B )设备工作。 
A、机器 
B、高热 
C、搜救 
D、照明 
1315. 事故现场发现少量剧毒物质时,对毒源的处理可采取( C )、中和、密封、转移等方法, 予以全面控制。 
A、填埋 
B、覆盖 
C、吸附 
D、控制 
1316. 洗消站应该设立在( A )交界处。 
A、危险区与安全区 
B、轻度污染区与安全区 
C、警戒区域与安全区 
D、轻度污染区与危险区 
1317.处置高架路(桥)交通事故时,同一消防站出动的车辆应( B )登上高架公路,相向驶往现场。 
A、从相同的入口 
B、从不同的入口 
C、按照车辆顺序 
D、按就近原则 
1318. 凡是进入( A )区域内的人员、车辆、器材和染毒场地、物品事后都要进行洗消。 
A、有毒 
B、易燃 
C、危险 
D、高温 
1319. 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泄漏事故处置完成后,应使用( A )对场地、事故设备、地势低洼地带和下水道、沟渠等进行清洗,确保不留残液。 
A、喷雾水或惰性气体 
B、化学药剂 
C、泡沫 
D、洗消物品 
1320. 公安消防部队参加抢险救援,要在当地( A )的统一领导下进行。
A、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 
C、环保机关 
D、路政机关
1321.液化石油气一般以喷射状泄漏,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迅速扩大,并随风飘移,形成大面积扩散区,需及时对危害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疏散,并采取( B )措施。 
A、禁止通行 
B、禁绝火源 
C、喷洒水雾 
D、防护 
1322.由于液化石油气爆炸下限( C ),泄漏后与空气混合,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发生爆炸或燃烧,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A、高 
B、中 
C、低 
D、极高 
1323.液化石油气不能制止泄漏时,可采取( C )的方法将其导入其他容器或储罐。 
A、引导 
B、排解 
C、疏导 
D、引流 
1324.主动点燃泄漏火炬,必须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主要措施不包括( D )。 
A、担任掩护和防护的喷雾水枪到达指定位置 
B、泄漏点周边地区经检测没有达到爆炸性混合气体浓度 
C、使用安全的点火工具,并按正确的战术行动操作。 
D、根据现场清空适时点火 
1325.液氯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扩大约( D )倍。 
A、100 
B、200 
C、300 
D、400 
1326.如果在钢瓶等装氯容器中混入( A ),一定条件下,引起激烈反应而导致爆炸。 
A、有机化合物 
B、无机化合物 
C、化学剂 
D、催化剂 
1327. 进入液氯泄露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必须佩戴隔绝式呼吸器,进入内部执行关阀堵漏任务的救援人员要按( B )级防护标准加强个人防护。 
A、特 
B、一 
C、二 
D、三 
1328.指挥部的设置及救援车辆的停放,应与染毒区域保持适当距离,并设在( C )风方向。 
A、侧 
B、侧下 
C、上 
D、下 
1329.苯为( A )、有强烈芳香味的易燃液体。 
A、无色透明 
B、淡黄色 
C、浅绿色 
D、淡蓝色 
1330. 苯的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一般为( B )。 
A、1%—8% 
B、1.2%—8% 
C、1.5%—8% 
D、1.8%—8% 
1331.关于在剧毒情况下人员的防护等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二级、轻度危险区三级 
B、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一级、轻度危险区一级 
C、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一级、轻度危险区二级 
D、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一级、轻度危险区二级 
1332.关于在高毒情况下人员的防护等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二级、轻度危险区三级 
B、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一级、轻度危险区一级 
C、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一级、轻度危险区二级 
D、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一级、轻度危险区二级 
1333.关于在中毒情况下人员的防护等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二级、轻度危险区三级 
B、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二级、轻度危险区二级 
C、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一级、轻度危险区二级 
D、重度危险区二级、中度危险区二级、轻度危险区三级 
1334.关于在低毒情况下人员的防护等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二级、轻度危险区三级 
B、重度危险区二级、中度危险区二级、轻度危险区三级 
C、重度危险区二级、中度危险区三级、轻度危险区三级 
D、重度危险区三级、中度危险区三级、轻度危险区三级 
1335.关于在微毒情况下人员的防护等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重度危险区一级、中度危险区二级、轻度危险区三级 
B、重度危险区二级、中度危险区二级、轻度危险区三级 
C、重度危险区二级、中度危险区三级、轻度危险区三级 
D、重度危险区三级、中度危险区三级、轻度危险区三级 
1336.关于下列防护标准表述正确的是(D) 
A、一级防护:内置重型防化服、全面防静电内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B、一级防护:封闭式防化服、全面防静电内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C、一级防护:内置重型防化服、全面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D、一级防护:内置重型防化服、全面防静电内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1337.关于下列防护标准表述正确的是 (D) 
A、二级防护:内置重型防化服、全面防静电内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B、二级防护:简易防化服、全面防静电内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C、二级防护:内置重型防化服、全面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D、二级防护:封闭式防化服、全面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1338.关于下列防护标准表述正确的是(B) 
A、三级防护:封闭式防化服、全面防静电内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B、三级防护:简易防化服、战斗服、简易滤毒罐或面罩、口罩、毛巾等 
C、三级防护:封闭式防化服、全面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D、三级防护:简易防化服、全面防静电内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滤毒罐 
1339.关于液化石油气特性的表述,错误的是(C )
A、是原油蒸馏或其他石油加工过程中所得出的各类烃类化合物。 
B、援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加压以液态储存和运输。 
C、液化石油气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扩大300倍。 
D、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通常为 1.5%—10%。 
E、援液化石油气无色、无臭、无毒,但吸入后会造成恶心 
1340.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特点不包括(D) 
A、援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 
B、援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C、援处置难度大。 
D、遇火源发生爆炸或燃烧,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1341.液氯险情排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设置水幕或喷雾水枪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绝对不能使用直流水。 
B、采用碱性物质化学中和 
C、采用酸性物质化学中和 
D、现场泄漏最低采用二级防护等级 
1342.关于液氯特性表述正确的是(E) 
A、淡黄色 
B、紫黄色 
C、绿色 
D、淡绿色 E、黄绿色 
1343.关于液化天然气特性表述错误的是(D) 
A、无色 
B 无味 
C、低温 
D、高压 
1344.关于液化石油气特性表述正确的是(A) 
A、爆炸极限为1.5—10% 
B、白色 
C、恶臭味 
D、低毒 
1345.关于苯的特性表述错误的是(C)
A、无色 
B、透明 
C、恶臭味 
D芳香烃味 
134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爆炸极限为1.2—8% 
B、是空气重量的2.7倍 
C、遇明火能发生爆炸 
D、属于高毒类 
1347.关于苯的事故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B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C污染环境 
D、对人的生殖系统造成危害 
1348.泥石流灾害的事故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E) 
A、爆发突然,来势凶猛 
B、破坏力大,危害重 
C、中断交通,损失大 
D、易造成人员伤亡,救援困难 E、易发生二次灾害事故 
1349.处置地震灾害事故中搜集的信息不包括(D) 
A、地震基本参数 
B、环境信息 
C、共救助资源信息 
D、地质结构信息 
1350.地震灾害事故中搜索的方法主要不包括(C) 
A、人工搜索 
B、技术搜索 
C、挖掘搜索 
D、搜救犬搜索 
1351.处置地震灾害事故援侦检搜索,排险救生的方法不包括(D) 
A、搜索定位,确定救助目标。 
B、摸清生存环境,避免再次伤害 
C、正确使用救助装备,提高救助效率 
D、确保自身安全 
1352.自然灾害主要不包括(C) 
A、地震 
B、风灾 
C、雷击火灾 
D 、水灾 
E、泥石流 
1353.突发事件不包括(D) 
A、爆炸 
B、放火的突发事件 
C、恐怖袭击 
D、地震灾害 
1354.公安消防部队参与的事故救援的事故不包括(D ) 
A、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B、建筑物倒塌事故 
C、交通事故 
D、爆炸事故 
1355.液化石油气成分不包括(C) 
A、丙烷、丙烯 
B、丁烷 
C、戊烷 
D、丁二烯、异丁烯 
1356.液化石油气泄漏点燃准备的前提不包括(D) 
A、担任掩护和防护的喷雾水枪到达指定位置 
B、泄漏点周边地区经检测没有达到爆炸性混合气体浓度 
C、使用安全的点火工具,并按正确的战术行动操作 
D、点燃后虽有人员全部撤离 
1357.出现沙林事故时不可用(D)化学消毒剂洗消。 
A、次氯酸盐类 
B、氯胺类 
C、碱性化合物 
D、氮类化合物 
1358.出现沙林事故时不可用(D)物理消毒剂洗消。 
A、溶剂 
B、吸附剂 
C、简易消毒剂 
D、泡沫 
1359.公路交通事故特点不包括(A)。 
A、易控制性 
B、人员伤亡大 
C、易引发次生灾害 
D、救援难度大 E、车辆事故频率高 
1360.公路交通事故受到(D)因素导致事故频率低. 
A、车况 
B、路况 
C、人为 
D、气温
1361.沙林的中毒途径不包括(D)(中) 
A、呼吸道中毒 
B、眼 
C、皮肤 
D、耳 
1362.危险化学品槽车事故侦察检测,主要查明的内容不包括(D) 
A、查明泄漏的部位、裂口大小 
B、利用仪器检测事故现场气体浓度、扩散范围 
C、测定现场及周围区域的风力和风向 
D、查明周边有无造成二次事故隐患 
1363.交通事故易引发的次生灾害不包括(C) 
A、火灾事故的发生 
B、严重污染环境 
C、造成人员伤亡 
D、有毒有害物质外泄 
1364.关于沙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神经性毒剂 
B、分解缓慢 
C、用于军事毒剂 
D、低毒,致人丧失活动能力 
1365.液氯泄漏事故中现场讯情的重点不包括(D) 
A、询问泄漏罐储量、泄漏部位、泄漏量、扩散范围 
B、有无人员伤亡 
C、是否采取堵漏措施以及可能采取的堵漏方法 
D、现场是否断电,周边有无火源 
1366.消防部队在抢险救援行动的警戒区域不包括(A)。 
A、特危区 
B、重危区 
C、中危区 
D、轻危区 
E、安全区 
1367.关于液化石油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B ) 
A、液态比水重,气态比空气轻 
B、液态比水轻,气态比空气重 
C、液态比水重,气态比空气重 
D、液态比水轻,气态比空气轻 
1368.关于液化石油气的状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B) 
A、由液相变为气相提及扩大25倍,爆炸极限通常为1.5—10% 
B、由液相变为气相提及扩大250倍,爆炸极限通常为1.5—10% 
C、由液相变为气相提及扩大30倍,爆炸极限通常为1.5—10% 
D、由液相变为气相提及扩大300倍,爆炸极限通常为1.5—10% 
1369.关于液化石油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A、无色、无臭、无毒,已造成身体恶心或头痛 
B、无色、无臭、低毒,已造成身体恶心或头痛 
C、无色、无臭、微毒,已造成身体恶心或头痛 
D、无色、特殊臭味、无毒,已造成身体恶心或头痛 
1370.液氯泄漏事故中需要洗消的人员不包括(D) 
A、中毒的人员 
B、消防和其他抢险救援人员 
C、群众互救人员 
D、围观群众 
1371.苯的轻度中毒患者症状不包括(C) 
A、头痛 
B、头晕 
C、极度兴奋 
D、步态蹒跚 
1372.液氯泄漏事故的特点不包括(D) 
A、扩散迅速,危害大 
B、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 
C、污染环境,洗消困难 
D、易发生起火爆炸 
1373.液氯泄漏事故中排除险情的主要方法不包括(D)。 
A、转移与之反应的化学物品 
B、稀释降毒、化学中和 
C、关阀断源、浸泡水解 
D、倒罐转移 
1374.公安消防部队在参与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中,应遵循如(A)原则. 
A、政府领导,统一指挥 
B、统一指挥,逐级指挥 
C、坚持救人第一 
D、科学指挥,正确处置 
1375.危险化学品槽车泄漏事故特点不包括(D)。 
A、事故地点不确定 
B、物质性质难判定 
C、事故危险性大 
D、容易控制 
1376.隧道交通事故特点说法错误的是(D). 
A、易引发次生灾害 
B、人员伤亡大 
C、堵塞隧道交通 
D、易造成坍塌事故 
1377.隧道的形式较多,一般不包括(C)。 
A、地下隧道 
B、过江隧道 
C、矿井隧道 
D、海底隧道 
1378.地铁灾害事故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时(D)。
A、人员伤亡重 
B、容易引发次生灾害 
C、造成交通中断 
D、易造成空气污染 
1379.沙林的中毒症状表现不包括(D) 
A、瞳孔缩小、胸闷、呼吸困难 
B、流口水、流汗、恶心、呕吐
C、腹痛、腹泻、局部肉跳、痉挛 
D、兴奋、苦笑不止
1380.沙林事件特点不正确的是(D)
A、突发性强,危害大 
B、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
C、易造成交叉感染、政治影响大 
D、易造成次生灾害事故
1381.沙林事件侦查检测的主要方向不包括(B)
A、毒源的位置、性质、数量、浓度、扩散范围
B、测定现场及周围区域的人员分布
C、严重中毒人员的数量与位置,并进行编号定位,以利调查取证
D、毒物的扩散通道
1382.沙林重度中毒人员的救助方法不包括(D)
A、 注射解毒针或服解毒药 
B、为其带上简易的过滤式防护 面罩予以保护
C、迅即采取背、抱、抬等方法救至救护站进行急救处理
D、必须进行隔离
1383.沙林事件的洗消对象不包括(A)
A、负责警戒的人员 
B、消防和其他抢险救援人员
C、群众互救人员、现场医务人员 
D、抢险车辆、器材
E、染毒区域地面及物品
1384.危险化学品槽车事故的现场询请主要查明不包括(C)
A、泄漏的时间 
B、槽车的容量
C、附近的道路水源 
D、现场周围火源管制情况
1385.台风灾害事故的特点不正确的是(D)
A、破坏力强,危害性大 
B、波及面广,人员伤亡大
C、防范困难,救援难度大 
D、易造成次生灾害
 

2022年造价工程师报名现在开始啦!

立即报名 提供全套报名解决方案,报名送课程!名额有限!
课程免费试听(推荐课程)
去报名
中专学历的好处 主讲老师:帝仁名师 学费:¥元 试听
在职人员本科二学历如何报考? 主讲老师:帝仁名师 学费:¥元 试听
二级造价工程师前景好不好? 主讲老师:帝仁名师 学费:¥元 试听
二级造价工程师网上报名方式培训 主讲老师:帝仁名师 学费:¥元 试听
盐城一级消防工程师报名条件及培 主讲老师:帝仁名师 学费:¥元 试听
学历如此重要,你还不修吗 主讲老师:帝仁名师 学费:¥元 试听
Top